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2
本文以台湾当代诗的游戏论述与实践为对象,在一个对游戏论已经形成了假设与认知的文化体系中,讨论以游戏为基调的诗歌创作。本文的动机在整理个人阅读与研究的思辨及感受,也...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2019
以细读为基础,可全面检视洛夫诗歌的成就,进而捻出其主要特质,为洛夫之诗歌定位。彰显洛夫主要成就的十项诗歌特质为:1.质与量俱丰,影响深远;2.意象运用独特,有“诗魔”之称;...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2017
意象思维是简政珍诗学的核心.从诗的终极价值出发, 摄受意象以探索诗的本质, 这项特色使得简政珍的诗学与诗作呈现极难能可贵的崇高感.捻出空隙与逸轨之说, 由意象的流动与翻...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2018
沉默有如黑洞,带领读者进入诗的无边宇宙。在现代诗里,沉默以意象或陈述表现。它经常指向读者所发现的,字里行间的意蕴或符旨;但是阅读行为中"沉默"或"空隙"更难能可贵,更能在飘......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2016
洛夫的《石室之死亡》为组诗/长诗,具有大致整齐的形式:64首,每首2段,每段5行,共640行。组成的每一首诗以标号为序次,从1、2、3……直至64,不另取诗题。《石室之死亡》以煞尾句营造崭......
[会议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6
前言语调就是语势,而语势就是诗人的表情范式。广义而言,以简御繁的音调轮廓或音阶走向呈现的是说话的情境、心情,与说话者的风格。语调主要表现为语句的音调轮廓或音阶运动...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2
从现实的四个命意出发,可列述现实书写的两个要件,进而聚焦于1980年代以降台湾现代诗的现实书写。可首先通过讨论外于共相的背景音乐式现实书写,即就诗作对现实的反应切入核...
[会议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视"诗现实"为当代诗意象叙述的主要方式,捻出"当代性",作为讨论诗现实的切入点,检视诗中依违于想象与现实之际的语言运作。就诗中的叙述声音入手,本文采简政珍、孙维民、...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文学与文化 年份:2012
本文试图结合新批评和原型批评,从写作模式讨论大荒、罗智成、陈大为等三位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史原型人物的运用,在经典化底下探索诗人对传统的眷恋与创造。大荒以史入诗、罗智...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台湾现代诗史中的后现代有两种不同的意涵:时间上的后现代及美学上的后现代。时间上的后现代,指向1980年代以后;美学上的后现代,其哲学内涵重于拼贴的形式,而于1980年以前的诗作就......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章讨论1960年代开始发表诗作的台湾现代女诗人:敻虹、白雨。从诗史的角度,对敻虹补苴罅漏,提出叙述性与宗教性,作为阅读敻虹诗的补充观点;对白雨,张皇幽眇,援引较罕被注意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2018
以当代汉语诗歌批评为例,可综论文学批评中的框架论述.框架论述具备问题意识,以逻辑推演逐步引向结论.它有思想性、戏剧性、文学性,彰显一定程度的真实,却不是宇宙恒常的真理...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2013
摘要:在台湾当代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中,后现代的“后”同时具备“现代主义之后”及“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两种意涵。居于台湾“主流”位置的后现代论述,恒以简化的标签横扫文学界......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2014
在台湾当代诗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诠释力所涵盖的诗人群或诗潮相当程度地遮蔽了富于创造力与生命感却未必“与时俱进”的诗人个体。诗风或诗潮命名者的光环经常笼罩诗作的个别现......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江汉学术 年份:2014
自1986年出现类程序语言的诗作,数字环境改变了解严后的台湾当代诗,而使得互动、制动、多向、多媒体、非平面、多重叙述的创作方式,大幅冲击了以平面出版、单纯文字构筑的文学环......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章讨论1960年代开始发表诗作的台湾现代女诗人:夐虹、白雨.从诗史的角度,对夐虹补苴罅漏,提出叙述性与宗教性,作为阅读夐虹诗的补充观点;对白雨,张皇幽眇,援引较罕被注意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长江丛刊 年份:2019
王和卿是元代初期的散曲家,今河北人,现存散曲有小令21首,套数1首,收录于《全元散曲》.他善于使用普通百姓的口语,作品质朴自然.文章通过分析王和卿散曲中21首小令的押韵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讨论小波变换在图象边缘检测,分类与描述中的作用。根据医学图象的特点,采用二进小波变换,成功地进行了边缘的检测与分类。实验表明,该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速度快等优点。......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4
一陈克华(1961—),生于台湾花莲,祖籍山东汶上。台北医学院医学系毕业。现为眼科医师。陈克华多才而早慧,是全方位的创作者,兼擅诗、散文、小说、剧本、歌词、评论;文学之外,...
[期刊论文] 作者:郑慧如,,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3
一许悔之(1966—),本名许有吉,生于台湾桃园。台北工专(现已改制为台北科技大学)化工科毕业。有鹿文化总经理兼总编辑。曾获多种台湾重要的文学奖。历任《中时晚报》《联合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