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在明清两代剧坛上,出现了大量抑圣为狂、长歌当哭的抒愤喜剧。作为文人喜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剧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诙谐尖刻,以嬉笑怒骂代穷途之哭,在深刻戟刺封建末世黑暗......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9
在古典喜剧中,有一类侧重于表现市井生活、描摹人生百态的作品。它们从各个角度出发,对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作穷情尽相的反映,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社会风俗...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资料严重不足,是南戏研究领域的一大障碍,使许多学者为之苦恼。近见有刘念兹先生的《南戏新证》,作者摆脱了过去同类著作专在文献中寻找资料的局限,从对南戏在福建的遗...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7
新时期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为剧作家展现了广阔的创作天地;新旧交替的历史变革,为喜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喜剧作家眼界的提高和艺术上的精进,更大大提高了喜剧的表现能力。因......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宋元南戏剧本流传于世者甚少,给今人的研究造成极大的不便。然而,在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福建古老剧种莆仙戏中,却完整地保留了一批佚失已久的南戏剧目。比如《王魁》...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5
宋元南戏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早期南戏剧本流传于世者甚少,给今人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困难。值得欣慰的是,在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莆...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6
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也是爱情喜剧的丰收季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元杂剧作家们用其生花妙笔,描绘了一幅幅爱情风俗画,全景式地展示了上至大家闺秀,下至小家碧玉,甚至风尘女子......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4
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自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了将这篇平庸的话本改编成不朽的戏曲巨作,汤显祖选择了原作中最具传奇色彩,也最有思想价值的前半部分,对故事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元明清三代,出现了大量借婚姻爱情题材表现情怀志趣的文人风情喜剧,它们带有十分明显的作者个人印记和时代痕迹。从元代前期关汉卿们的自我心理补偿,元代后期乔吉的风流自赏,到明......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从戏曲本身发展特性的角度看,各种南戏改本在艺术上(人物性格塑造、剧情安排、文辞润饰等方面)大都比接近原作的早期本子有所提高,而且显示了戏曲发展演变的轨迹,应予认真研究和重新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吴白匋教授幼承家学,长从名师,学养深厚,于国学和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曾在江苏省高校和文化部门工作长达半个世纪,在昆曲的研究、保护、创作和振兴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提出过许多针......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8
作为中国古代喜剧的一个部类,以《李逵负荆》为代表的英雄喜剧,曾取得很高的成就.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它们以积极的主题、鲜明的立场和炽热的感情,鼓舞和慰藉生活在黑暗重压下的广......
[期刊论文] 作者:文/郑尚宪,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1
世所公认,王国维于20世纪初写成的《宋元戏曲考》,宣告了现代戏曲史学的诞生。此后几十年间,经过无数学人的辛勤耕耘,昔日被视为小道、末技的戏曲终于登上大雅之堂,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据了应有的一席之地。  1980年,张庚、郭汉城先生主编的3卷本《中国戏曲......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张冬菜,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1
明末盂称舜的《娇红记》曾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又曾—度备受关注,盛誉如潮。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娇红记》作了重新探讨:高度肯定了它在爱情关系上的创新和心理描写......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林聪辉,,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2
闽南竹马戏以小戏见长,其排场戏"跑四喜"的草根属性,"弄仔戏"中男女调笑戏弄的情节,热烈直白、富含生活气息的民间歌谣,巧用方言、随机生发、独具特色的谐趣,以及浓郁的闽南...
[期刊论文] 作者:林聪辉,郑尚宪,, 来源:艺苑 年份:2012
闽南竹马戏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南宋时期,明清时期曾相当活跃,清末民初达到鼎盛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后盛极而衰,至20世纪末已濒临灭绝。2006年闽南竹马戏被列...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黄云,,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洪?的《长生殿》都歌颂了"情至"理想,然而由于时代和作家个人等方面因素,二者在"情至"、"情始"、"情追"、"情圆"等具体表现方面有着诸多不同。《牡丹亭...
[期刊论文] 作者:郑尚宪,张冬菜,,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2
元人宋梅洞的小说《娇红记》取材自北宋宜和年间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由于故事本身的哀艳感人,元明清三代曾多次将其改编成戏曲,其中又以孟称舜的《娇红记》最为出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