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全锋,,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06
通过对浙江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序新鲜露头的仔细研究后发现,长兴组顶部岩层(层22-层24)主要由3种微相构成:生物碎屑粒泥灰岩、富有机质生屑泥粒灰岩和含生屑或生屑质高......
[学位论文] 作者:郑全锋,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年份:2005
浙江煤山二叠系-三叠系过渡层序的化石丰富多样,沉积连续完整,不仅成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全球层型,也是探索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灭绝和环境演变的主要剖面。近20年已发表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曹长群,郑全锋,,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07
基于对浙江煤山D剖面长兴组到下三叠统殷坑组岩石地层单元高精度的测量,选择了Yinetal.(1996)、盛金章等(1987)和赵金科等(1981)的地层资料,对比并修订了早期地层资料中的误...
[期刊论文] 作者:曹长群,郑全锋,, 来源: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年份:2009
煤山剖面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24~29层微观地层特征,清晰地显示了这一关键地层段持续的缺氧及频发的风暴扰动、固结基底/硬底构造、火山喷发、陆地风化和丘状微生物岩发育等事...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全锋,丁奕,曹长群,,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13
本文对湖南慈利江垭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序(大隆组顶部9.4m和大冶组底部7.5m)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微相分析,划分出八种微相类型,并结合露头和光面上的沉积特征,对每种微相的...
[会议论文] 作者:曹长群, 崔璨, 郑全锋,, 来源: 年份:2004
在华南扬子地台南缘的南盘江盆地、中部的江南盆地、北部边缘的湘鄂西-陕南湾区以及东南部福建等地,中二叠统茅口期海相灰岩上部均覆盖以层状富硅质-硅泥质沉积为特征的深水-...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全锋,曹长群,章明圆,,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年份:2013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置于浙江煤山D剖面第27层内Hindeodusparvus的首现面.第27层通常被视为均质的粉砂质灰岩,界线上下的沉积特征没有发生变化.深入研究界线...
[会议论文] 作者:盛青怡,郑全锋,吴祥和,王向东,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曹长群,章明圆,郑全锋,丁奕,,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13
湖南仁村坪剖面二叠系茅口组中段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硅泥质岩,夹含有多层白云岩沉积。其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显示,白云石颗粒具有簇状低有序度隐晶质晶体特征,不同于次生白云岩的自......
[会议论文] 作者:曹长群,王伟,沈树忠,郑全锋,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 年份:2009
二叠纪末期的无机碳同位素快速负异常现象,早期一直作为指示二叠纪末期事件地层界线(PTEB)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近年来不同沉积相区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的广泛研究,这一快......
[会议论文] 作者:盛青怡,郑全锋,张燚强,吴祥和,王向东, 来源:201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地学学术论坛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盛青怡,郑全锋,吴祥和,张燚强,王向东,,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13
石炭纪—二叠纪旋回层是由晚古生代冈瓦纳冰川的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而造成的海进—海退循环沉积的层序,出现在全球尤其是北半球的很多地区。根据岩石微相和沉积构造特征,安徽...
[会议论文] 作者:盛青怡,郑全锋,吴祥和,张燚强,王向东, 来源:201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地学学术论坛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文莉,仲钰天,辛浩,郑全锋,祁玉平,王玥,陈吉涛,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21
地史中海相碳酸盐岩记录的无机碳同位素的波动经常与全球气候事件相互关联,但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不仅与全球碳循环相关,也受控于区域水循环和成岩作用.晚古生代大冰期在石炭...
[期刊论文] 作者:金玉玕,沈树忠,C.M.Henderson,王向东,王伟,王玥,曹长群,尚庆华,郑全锋,,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07
乐平统底界全球界线层型(GSSP)已经被确定在中国广西来宾县的蓬莱滩剖面,这一界线以牙形类化石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 Mei&Wardlaw的首次出现为标志,位于蓬莱滩剖...
[期刊论文] 作者:叶法丞,刘欣春,王伟,陈孝政,刘静,沈树忠,王文倩,王向东,王玥,曹长群,郑全锋,张华,张以春,,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年份:2015
晚二叠世是地球历史中海水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上升速率最快的时期之一,但其具体的演化速率和规律仍有很大争议.本文认为传统的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争议的根本问题是不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