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5
本文使用嘉山地电台自1974年建台以来近20年的自然电位日均值,研究了该台自然电位与附近300KM范围内ML≥4.5地震的关系,根据1979年的实验数据分析初步推测,该东台西向自然电位在七十年代与中强震较好......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 来源:地震学刊 年份:1994
本文就“九五”期间如何开展地震预报基础研究提出了4点个人想法:1.客观地、全面地检查各学科分析预报指南;2.以对“复杂现象”的研究为主要攻关方向;3.证实地震前兆与孕震过程的关联;4.组织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多学科交叉、互补的研究组。......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 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1996
通过对实际观测的地震序列和由复杂地震系统模型产生的的模拟地震序列的分析,认为在整个震级段上粗略地看基本上符合古登堡-李希特经验关系式。仔细分析不同的震级段,b值是差异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 来源:地震 年份:1989
本文通过总结震例经验,以地电分析预报人员的分析思路为基础,将概率统计、模糊识别、专家系统中的不精确推理基本原则相结合,给出了地电阻率震兆异常可信度,用它表示“某道测...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6
本文就地震预报中常用的分形几何中的几个数学概念做了简要的介绍,包括测度,豪斯道夫维数、计盒维数等,并介绍了有关维数的性质和估计方法。作者试图通过了这些数学概念的简要介......
[会议论文] 作者:郑兆苾,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8届年会 年份:2002
本文探讨在我国西藏玛尼7.5级地震和昆仑山口西发生8.1级地震,两次7级以上地震发生后,今后几年内华东地区的地震趋势会如何发展,为地震预报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
CertaintyfactorsofearthquakeprecursoryanomalyevidencesCF(E)Zhao-BiZHENG(郑兆)(SeismologicalBureauofAnhuiProvince,Hefei230031,Ch.........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刘杰, 来源:地震 年份:1996
借用细胞自动机的计算处理方法,对地震孕育过程中整个系统能量输入、积累、释放、传播等进行了数字模拟,并研究了复杂地震系统的整体特征。结果表明,整体调整系数、地震时能量的损耗系数、外部构造应力场的驱动力大小都会影响到地震系统中能量积累和释放的状况,......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张军, 来源:地震学刊 年份:1999
以最简单的弹簧滑块模型为理论基础,由完全确定性的动力学公式出发,采用细胞自动机技术,研究模拟地震序列时、空、强复杂性的成因。当模型中仅有非线性动力学因素时,模拟序列...
[期刊论文] 作者:戴维东,郑兆苾,,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89
绪言1978年10月由市长有关地震预报的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一致报告,建议洛杉矶市拟定一个地震预报反应计划,以对一次预报可能产生的广泛反应提供准则和应急计划。1980年该市制...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张军,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
本文以大量分形维数计算结果的实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影响分维值可靠性的因素。特别指出对于未知动力学系统的自然界中的分形,很难获得真正的分形维数。若研究统计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在采取了某些措施之后,其分维值可比、可用。......
[期刊论文] 作者:何康,郑兆苾,刘泽民,,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7
以影响地电观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映震能力作为地电台站监测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对安徽省5个地电台站的监测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安徽省地电前兆的基本情况,为安徽省未来...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黄显良, 来源:地震学刊 年份:1998
简要介绍了前兆异常与地震相关性定量分析方法,并列举了在进行这方面研究中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困难,以期引起广大地震分析预报人员的重视。...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汪雪泉, 来源:地震 年份:2005
通过对安徽省蒙城台2002年地电场分钟值数据的处理分析, 结果认为该台可以清晰地记录到大地电场的正常日变化、电磁暴; 同一方向长短极距的变化基本同步; NS向、EW向与NW向的比测误差基本正常; 拟合极化方向角在静日和有电磁暴时, 在N80°W~N100°W内摆动, 较稳......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吴培稚, 来源:地震 年份:1986
自邢台地震之后,人们将物探部门的电阻率法用于地震预报,并改用固定线路进行观测。为了满足地震预报的要求,其观测精度应有相应的提高。物探中应用电阻率法已注意到线路漏电问题,但着重于外线对地漏电的理论研究和防止。用于地震预报之后,人们开始注意到供电线......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庆梅,李敏莉, 来源:地震学刊 年份:1999
分析了1972 ̄1997年霍山窗小震的资料,研究了小震月频次、小震空间分布、P轴取向、P波初动等特征。认为当霍山窗小震月频次增高超过40次时应注意3个月内华东地区在佛子岭东北或西南方向500km内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张军,庆梅,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6
地震前兆异常证据可信度的应用郑兆,张军,庆梅(中国合肥230031安徽省地震局)主题词专家系统,地震前兆,可信度我们曾就确定地震前兆异常证据可信度(以下简写为CF(E))的原则、思路和计算方法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张军,汪秉宏, 来源:地震 年份:1994
地震预报以各种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因此如何从大量的时间序列中提取描述地震蕴孕过程的复杂性特征,成为从非线性科学角度探索地震预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本文讨论了混沌吸...
[期刊论文] 作者:陆远忠,郑兆苾,徐为民,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89
本文以观测事实和实验资料为基础,提出强震前存在着两类基本临震前兆,一类是临震前震源区出现前震或前震序列,一类是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发生大量值形变。文中讨论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并给出了一个弹簧滑块简化模式来说明这些基本临震前兆的机理。对该模式做数字模......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兆苾,李罡风,汪雪泉, 来源:地震学刊 年份:2001
详细介绍了目前最常用的预报效能评价R值评分方法的基本内容和不同公式 ,分析了计算R值评分时所选用参数和使用公式不同对R值的影响。以便能正确应用R值评分方法并对R值预报效能评价结果有一清晰的认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