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1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实质上是19世纪以来越来越鲜明的世俗化过程中反叛宗教神学的一种极端形式。不能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直接推出信仰层面的无神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学海 年份:2001
传统哲学与现代存在主义哲学都没有合理地理解人的生存与理性的内在关联 :传统哲学把理性与生存的关系看成是“纯粹理性”对“实存”的逻辑生成 ;而现代存在主义则把人的生存...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中轴是经济—政治系统 ,它撇开了自然生态和人的丰富交往实践活动 ,是仅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概念为基础而展开的层层递推式的理论学说 ,只适合于描述匮...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7
人的本质三议邹诗鹏如果说哲学应是对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理性反思与确认,那么,人的本质就应该是哲学思考的当然立足点。然而,对此我们却未必有充分的理论自信。现代分析哲学曾把诸......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通过政治批判实现宗教批判,是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核心。其著名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判断,其基础是哲学无神论与激进政治立场,但其中包含了值得肯定的的宗教社会学视角。...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9
现代性物化逻辑在现代性的质料层、制度层以及理念层的推展,在不同层面激起虚无主义问题。在此问题上,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以及激进政治实践基础上的分析批判,与多属于文化保...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0
生活世界观念的引入无疑起到了加强实践观启蒙的作用。但也应注意到,作为一个移植过来的、且在西方学术中就不是很明确的概念,生活世界尤其是日常生活世界无论是在学术内涵还...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4
一、国家精神的内涵本文是对国家精神所展开的基础理论性质的分析与阐释。自19世纪以来,国家学及国家精神(National Sprite)已成为西方学术话语中的基本词汇。晚近以来西...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17
"后真相"是一个很具穿透力和表现力的称谓,也形象地描述了当下时代的某些症状,属于后的描述之一种,很典型。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会前报告,一连用了三个"后",即"后真相、后西...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4
中哲、西哲、马哲之间的对话不能局限于学科层面 ,而应当立足于这几大思想传统在当代的流变及其历史性展开的沟通对话活动。仅仅在传统西方哲学的存在论层面 ,中、西、马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2018
针对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将斯宾诺莎浪漫主义化,也针对当代激进理论关于斯宾诺莎启蒙思想的讨论,有必要重思斯宾诺莎的启蒙思想。斯宾诺莎思想的三个主要维度即科学、宗教以及共...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3
生存论转向是整个当代哲学转型中哲学存在论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本体论向奠基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上的感性的、历史性的生存论本体论的转换。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变革及其蕴含...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3
作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典范形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启动并引导着当代哲学存在论范式的历史性变革 ,其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 ,向根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的、社会历...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求索 年份:1995
美的本质:消解、追问与回归邹诗鹏自现代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及分析哲学发展以来,传统西方美学所探讨的美的本质受到了整体性的消解:费希特肇始的“自下而上”的实验主义美学革命......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8
解释学史学可分为历史解释学、哲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解释学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见证了历史的三个基本规定性(客观性、历时性与总体性)的丧失过程,并导致历史的当下化、...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1
唯物史观近年来复又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其中唯物史观同欧洲思想传统的关系,成为探讨的重要方向。笔者曾发表《唯物史观对启蒙的超越与转化》(见《哲学研究》2008年第6...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11
唯物史观包含三个维度:由一系列政治经济范畴及其关系构成的结构维度,构成唯物史观的一般话语系统;由政治经济学批判构成的批判的或方法的维度,构成唯物史观的理论硬核并发挥...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6
中西方文化两大传统的差异应当从存在论层面给予阐释。西方文化传统的一神论、超验传统、自我意识、知识论、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普遍主义,本质性地根源于其存在论及其解释系...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96
近年兴起的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代表着一种知识启蒙的立场。这种启蒙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现实紧迫感。中国传统日......
[期刊论文] 作者:邹诗鹏,,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4
雅斯贝尔斯提出了人类文明防御虚无主义的三大原则:一是理性主义原则;二是所谓“个体自我主体性”即人本主义原则;三是“世界在时间中的有形存在”即历史原则。这三大原则,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