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卫,邹万君,王立宏,,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6
报道了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和在昆明地区的危害情况、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研究表明,在昆明地区斜纹夜蛾一年发生6代,危害高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室内饲养研究中新...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芳,刘卫民,邹万君,,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10
利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产无病毒的种薯,是向生产上提供优质种薯,提高单产和防止马铃薯因病毒侵染引起退化的重要措施。而在生产无病毒种薯的过程中,组培苗的移栽是最基础也...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华,朱维贤,刘为民,邹万君, 来源:云南农业 年份:2014
1 特征特性昆薯5号马铃薯是于2000年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杂交实生种子,经多年无性选择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于2012年云南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华,朱维贤,刘为民,邹万君,, 来源:云南农业 年份:2014
1特征特性昆薯5号马铃薯是于2000年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杂交实生种子,经多年无性选择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于2012年云南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出苗...
[期刊论文] 作者:邹万君,刘卫民,李华,朱维贤,,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16
采用马铃薯昆薯2号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以组培苗茎尖扦插生产原原种。研究了不同插条长度对微型薯结薯位置的影响;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扦插苗生根状况的影响及组培苗与扦插苗......
[期刊论文] 作者:储丽章,朱维贤,邹万君,李华, 来源:云南农业 年份:2021
探索覆盖全生物降解膜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及地膜自净能力,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而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表明:同一环境条件下,覆盖普通地膜和覆盖全生物降解膜均比露地栽培增产,亩增产19.1%和15.6%,均达到了显著差异,而覆盖普通地膜栽培比覆盖......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华,刘卫民,邹万君,朱维贤,李珂,, 来源:云南农业 年份:2012
由于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加之各级领导的重视,云南的鲜切花生产多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已成了东南亚最大的外销和生产地,是云南省继云烟之后的又一重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汪忠明, 邹万君, 刘卫民, 李华, 朱维贤,, 来源:云南农业 年份:2017
采用凯特(烯酰·吡唑酯)1200倍液、1000倍液、750倍液、600倍液和银法利(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百泰(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750倍液等药剂进行晚疫病防治试验,以观察......
[期刊论文] 作者:刘卫民,朱维贤,李华,邹万君,杨玉娟,,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5
对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客观阐述和分析,总结昆明市马铃薯发展中存在问题,通过采取"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建立马铃薯种薯、原料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完善马铃薯种薯...
[期刊论文] 作者:刘卫民,魏明,王艺,邹万君,张丽芳,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05
目前马铃薯种植主要以块茎作种,其用种量较大.马铃薯种植地区大多以山区、半山区为主,交通和经济条件较差,种薯调运困难且成本太高,加之农户长期自留种、串换种,造成品种混杂...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芳,魏明,刘卫民,王艺,邹万君,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07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新引进的除虫菊3个优良品系进行组培繁和种质保存,并对除虫菊大田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MS+6-BA1mg/L+NAA 0.2mg/1.培养基上,除虫菊茎尖,......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华,张风萍,刘卫民,邹万君,朱维贤, 来源:云南农业 年份:2017
运用“脱毒马铃薯、催芽拌种、大棚内地膜覆盖滴灌施肥、冬早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早晚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的集成,能使冬马铃薯达到出苗早、结薯早、上市早的目的。特别......
[会议论文] 作者:李华,朱维贤,杨玉娟,刘卫民,邹万君, 来源: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年份:2014
  通过对昆明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产业发展的客观阐述和分析,针对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发展昆明市马铃薯产业的建议,就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建设......
[会议论文] 作者:刘卫民,邹万君,李华,朱维贤,杨玉娟, 来源: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年份:2014
通过对昆明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产业发展的客观阐述和分析,针对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发展昆明市马铃薯产业的建议,就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建设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产业化基地;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自发成立产业协会,完......
[期刊论文] 作者:储丽章, 汪忠明, 朱维贤, 邹万君, 李华,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20
为丰富昆明市马铃薯品种,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昭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成了联合体多年多点品比试验。为选育出适合昆明地区生产的马铃薯新品种,4家单位共提供了10个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邹万君,刘卫民,魏明,王艺,李益仙,李华,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03
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以其后代分离小、抗病性强、高产、品质好、种植成本低等特点,受到高度重视。为此云南省从国际马铃...
[期刊论文] 作者:朱维贤,蒋瑜,李华,邹万君,刘卫民,李珂,,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13
为选育出适合于昆明地区多样性生态环境和栽培方式的马铃薯优良品种,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薯类中心采用了目前在云南较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亲本材料进......
[期刊论文] 作者:邹万君,刘卫民,魏明,王艺,李益仙,李华,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03
云南省自19世纪中叶开始种植马铃薯以来,如今马铃薯已成为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且云南也成为全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地和产地之一。但长期以来马铃薯的繁殖主要依赖于无性繁殖......
[期刊论文] 作者:魏明,邹万君,张丽芳,刘卫民,汪忠明,, 来源:云南农业 年份:2010
阐述了昆明地区马铃薯晚疫病新品系筛选评价试验方法.讨论分析了三年来马铃薯抗晚疫病水平抗性新品系筛选的试验过程和结论。结果显示:42号新品系变异系数不大,产量较高。综合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卫民,朱维贤,蒋瑜,李华,邹万君,杨玉娟,,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5
介绍了昆明市马铃薯种植概况、种植制度、产业发展情况及制约该地区马铃薯持续发展的因素等;通过对该地区马铃薯品种的选择、种植模式及田间管理等技术进行规范,将有助于提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