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14
民建南京市老龄委主任过克宏、纺织支部主委鲍蔚云约作者写一篇关于民建会员、南京云锦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王道惠的采访稿。王道惠是新中国第一代云锦挑花结本传人,对...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7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纹饰丰富多样,设色鲜明古雅,器型凝重古朴,给人清淡愈显浓烈、雄健更见清新之感,深受世人青睐。...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6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为他画像的画工有不少,流传至今有两种版本的画像。一个是额头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脸庞就好像个大饭勺,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睛鼓鼓......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9
父亲邵仲勇今年85岁,他是新中国诞生的亲历者。在欢庆新中国60华诞之际,老人家心绪难平,思绪穿越60载,又回到激情澎湃的岁月。父亲1946年21岁时参加革命,是南京国民党军联勤...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19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时,我还是个中学生。数年后,学习美术专业的我在一家国企从事美术设计,一干就是十几年,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那里度过。青春有梦,以为未来之路很远很长,我...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04
2003年9月,南京中山陵园孙中山纪念馆费尽周折征集到一件民国时期物———国民革命遗族学校历史档案。这份档案记的是当时属于中山陵园界内,包括今天南京奶业有限公司在内,筹...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5
紫金山之所以雄伟,是因为这里长眠着伟人孙中山.如今,亲历中山陵兴建过程、见过孙中山奉安大典、见证中山陵园整个历史的人很少很少了.仇良炬老人就是仍健在的、亲历孙中山奉...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4
南京孙中山纪念馆档案室里,有一件珍贵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印章档案--赵声的"先声夺人"印.这枚印章象牙质地,印面为22×9毫米,印高30毫米,顶端雕刻有一只小坐狮.2001年辛亥...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4
适逢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75周年,一张民国时期印制精美、十分珍贵的被南京的孙中山纪念馆征集进馆.这张地图宽33cm,高25.5cm,比例尺为二千四百万分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11
两岸同胞情1998年,南京孙中山纪念馆与台北国父纪念馆开始形成每年至少一次的两岸纪念地之间合作、交流。王素函是台北国父纪念馆展览部一名员工,1999年她来中山陵园管理局,...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6
春风轻柔地穿越白玉兰盛开的林间,吹过钟山南麓一片粉色的桃花园,明孝陵神道旁盛开的杏花迎着暖暖的阳光含笑枝头。人们从梅花山遍地落英的小路走过,垂丝海棠绽放着孩童般的笑脸......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2000
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时,流徽湖的原址上仅有流经而过的两条清溪,一条发源于中山陵一侧,自西向东,另一条发源于灵谷寺一侧,由东向西。每逢多雨季节,两道清泉在此汇流后,便向更低处流......
[期刊论文] 作者:邵亚琳,,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06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 140周年和安葬中山陵 77周年,我们走访了在中山陵园工作长达50多年的已80多岁的刘维才老先生,请他谈谈1949年建国以来,中山陵的几次重大维修,包括 1981...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新,徐新,植柏燊,刘碧蓉,黄旭曦,黄春华,韩廷一,李培健,叶素珍,王德斐,张同新,邵亚琳,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200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