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89
对岩浆作用的全面认识,不仅要从化学过程去了解,还必须从物理过程去探索.几十年来,对岩浆作用的认识主要侧重于化学过程方面.70年代已开始重视了物理过程的研究.80年代对岩浆...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1991
本文对火成岩系列划分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指出其当代含义的历史由来,以及与历史上某些概念的重大差别,旨在为消除已出现的某些混乱作出努力。本世纪上半叶,火成岩系列划分...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89
本侧重介绍高压—超高压实验对地球层圈结构的约束以及与地幔C—H—O系统密切相关的一些稀少的火成岩岩浆起源的实验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1
在一些学术论文、教科书、科研报告与研究生论文中.常常不正确地运用相图来获取火成岩形成时的温压等成因信息.最常见的错误是,只是单纯地根据火成岩在相图上的投影位置...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
当今岩石学已成为研究地球及其动力学的“探针”或“窗口”。岩石物理化学是岩石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方向。它的主要任务是模拟自然界的温度、压力、化学条件,再造各种岩石形成的作用过程。岩石物理学是岩石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方向。对岩石的形成过程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89
本文介绍了80年代火成岩研究的新进展之一——开放的岩浆体系.自70年代以来对造山带安山岩系列的研究,促进了开放岩浆体系在火成岩成因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概述了开放岩浆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0
本文介绍几个有关矿床板块构造的分类,较详细地叙述Pitcher的花岗岩类型与构造环境的模型,以及Burnham的长英质岩浆作用晚期过程的模型.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目标之一是研究深...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邓晋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属地矿部基础研究项目,由原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池际尚教授任总学术带头人,有路凤香、王人镜、王方正、莫宣学、赵海玲、李昌.........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
下扬子地区火山作用、深部过程与盆地形成研究邓晋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下场子地区火山作用、深部过程与盆地形成”属国家“七五”攻关54项中“扬子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的综合地质解释和深部地质组成”课题的一个子课题,由邓晋福、叶德隆任负责人,.........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球化学 年份:1978
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周围岩石的接触热变质作用发育良好,从内向外,依次出现辉石角岩相、角闪石角岩相、绿帘石角岩相,环绕侵入体形成良好的接触变质圈。1967年,由于教学工作的需......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地球化学 年份:1976
On the basis of data on isotope and element abundance in meteorites and erustal rocks and in the light of nuclear physical experim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2004
基于2004年参加意大利举行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以及会后参加的野外地质考察期间学习和了解到的许多新成果,阐述了地中海地区明显反差的岩石圈变形和岩浆作用的共存,及其随时...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1994
池际尚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与岩石学家,是我国岩石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岩石学国家重点学科点的创建人。她有很深的学术造诣,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一生中只有奉献,...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晋福,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1996
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以及海洋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水文学,以至生态学、生物学和日地物理学的一部分,即包括研究地球的所有学科。...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邓晋福,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2003
为深化对广西南部地区印支期造山运动深部动力学机制的理解,采用该地区三叠纪强过铝质火成岩的岩石化学数据提取其源区熔融温度以及成分特征方面的信息。结果显示:广西南部三...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邓晋福,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4
根据岩石化学特征,湘东北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不属于A型花岗岩类,而是强过铝质的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可以分为两类。依据Frost等(2001)的定义,第一类为的镁质的钙碱性-碱钙质过...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邓晋福,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3
根据其岩石化学特征,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强过铝质花岗岩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SiO2含量较低,Al2O3/TiO2比值低(<100)、CaO/Na2O比值高(>0.3),具中等程度的66轻稀土富集.第...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邓晋福,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2001
依据大地热流值、地壳厚度以及大陆壳/幔热流比与地下流体氦同位素比值的相关关系,计算出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地壳生热率.同时,根据Rudnick和Fountain(1995)的数据得到地壳生热...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邓晋福,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2
燕山期强过铝质侵入岩零星山露于冀晋辽地区。其岩石化学成分表现出高钾和超高钾质、低钠含量和高钾钠比值的特征。这些侵入岩被认为是燕山运动峰期地壳熔融的产物,Al2O3/TiO2...
[期刊论文] 作者:曹永清,邓晋福,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200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