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91
蛋白A是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1940年Verwey首先报告,1964年Grov研究后命名为葡萄球菌蛋白A。蛋白A与免疫球蛋白分子(Ig)有高度亲合力。70年代主要用...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非淋白血病(ANLL)的1个亚型(M3)。1956年Hillestad报告3例急性白血病有异常早幼粒细胞、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严重出血,命名为“早幼粒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2006
静脉血栓形成(venous thrombosis)是指纤维蛋白、红细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内形成凝块。1845年Virchow提出血栓形成三大因素:血管壁损伤、血流改变和血液成分异常...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2004
二性霉素 B 是杀真菌的多烯抗生素,近来临床报告它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其原因归于它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作者对4例接受二性霉素 B 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研究。3例急性粒...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1
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甲氰咪胍有关,已有报道。多数病例骨髓显示粒细胞系统增生低下或成熟障碍,提示甲氰咪胍对有些病人粒系前躯细胞有毒性作用。作者通过体外骨髓培养研究甲氰...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4
作者研究了作脾切除术的毛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低下与脾扣押之间有无关系。了解这种关系和如何影响脾切除术的效果,就可建立预后的一些参数,预测患者缓解的程度。对65例...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3
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仍然根据细胞形态大小,电镜的所见和对巨核细胞系有特异性的血小板过氧化物酶。患者常由于血小板功能异常而出血。作者报告1例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90
作者及其它学者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凝血异常是因纤维蛋白溶解增强.它与α_2-抗纤溶酶缺乏及其转换率增高相关,先天性α_2-抗纤溶酶缺乏的特征是严重出血,能被反...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年份:200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常常在感染、休克、创伤、缺氧及肿瘤等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外科手术是引起DIC的原因之一。在外科各个亚科的领域中都有并发DIC......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6
进行性多病灶性白细胞脑病(PML)是一种少见病,主要伴发于淋巴结病,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肉瘤病,亦发生在无免疫缺陷的患者。患者男性,28岁时右耳旁肿块活...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3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是一种少见的凝血疾患,1951年Alexander等首先报导。Rogni等在1981年广泛复习文献时发现在东方人种之中尚无遗传性因子Ⅶ缺乏的报告。作者在一个中国家...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3
人类大多数细胞中存在芳香硫酸脂酶A(Aryl Sulfatase A,简写ASA),已经发现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尿中此酶排泄明显增高。研究该酶的排泄是观察抗白血病治疗反应的有效指标。虽...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邓长安,,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1
出血是白血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除与血小板减少有关外,也与血管缺陷,凝血缺陷(凝血酶原复合物缺乏)、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急性白...
[期刊论文] 作者:薛梅,邓承祺, 来源: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9
为观察重组成干扰素α-2a(rIFNα-2a)对CITP患者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殿(CITP)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增殖和成熟的影响,采用血浆凝块法培养33例巨核祖细胞,经SZ-21单克隆抗体和ABC试剂盒染色后计数其集落,用图象......
[期刊论文] 作者:薛梅,邓承祺, 来源:临床血液学杂志 年份:1999
目的:观察CITP患者骨髓巨芨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E因浆凝块法进行培养,经SZ-21单抗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后计数巨核祖细胞集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巨核祖细胞直径、面积、......
[期刊论文] 作者:余蓉,邓承祺, 来源:中国输血杂志 年份:1990
采用环状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了40例正常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其 X~2±SD 为292.48±43.11μg/ml;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FN 为209.49±69.56μg/ml。两组相...
[期刊论文] 作者:黄杰,邓承祺,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论文] 作者:魏锦,邓承祺, 来源: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7
采用血浆凝块法对24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体外培养,重点观察巨核细胞成熟度及α-干扰素对C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和成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CITP组骨髓巨核祖......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邓长安,,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3
血循环中出现因子Ⅷ(FⅧ)抗体,一般发生在甲型血友病。据道导,有5~20%的甲型血友病产生对FⅧ的抑制物。Shapiro报告有5~10%的甲型血友病患者对FⅧ促凝活性(Ⅷ:C)产生抑制物。瑞...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祺,邓长安, 来源: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份:1988
肝素发现于1916年,作为抗凝剂使用只50多年。肝素治疗的并发症有出血、过敏反应、骨质疏松、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小症及血栓栓塞。1976年Johoson等首先发现志愿者皮下注射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