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目的廓清中国隋唐时期太阳运动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方法把托勒玫(约100—165)《至大论》中和隋唐时期的太阳运动理论曲线、中心差和近地点平黄经的计算精度进行比较。结果在...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8
日晷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计时仪器,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极大发展.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中国日晷研究和发展的特点是种类多样化、作图科学化和研究使用民间化,分析了这些特点产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晚清西方近代天文知识全面系统的输入始于《谈天》的翻译和出版,《谈天》引进了近代科学方法及其创始人培根的实验归纳方法。西方近代天文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测量方法传...
[学位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对于《至大论》这样一部古希腊数理天文学经典著作的解读和研究,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在原始英文文献和现代数学语言相结合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托勒密关于每一...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目的廓清关孝和对中求黄赤道差、黄赤内外差的几何算法的基本线索.方法历史分析和文献考证.结果详细分析了关孝和对中"论黄赤道差"、"论黄赤内外差"和"论白...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探讨了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1959)涉及的天文学文献以及李约瑟对于这些天文学文献的翻译介绍等工作.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年份:2015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五纬历指》在几何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平行、岁行、本行、视行、均圈等一系列概念,以《五纬历指》中的土星理论为例,讨论了托勒密计算两心差、...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在国内外最新研究基础上,论述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前后,西方数理天文学及宇宙论的发展历史。从数学模型来看,直到《天体运行论》发表后1个多世纪里,西方各种宇宙几何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09
《无人读过的书——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追踪记》是哈佛.史密森天文台退休高级天文学家、哈佛大学天文学及科学史双料教授欧文·金格里奇30多年追寻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学......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7
对《崇祯历书》的重要卷章进行释读,认为恒星本行实际上就是岁差,其中得到恒星本行之极的过程,是对托勒玫得到恒星进动轴内容的总结;关于月球的观测和理论的来源基本上是托勒玫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年份:1995
介绍开普勒在慧星特征、万有引力理论以及光学和数学等一些领域的科学成就,对他的“宇宙谐和”的观点作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其科学成就在科学发展史中的地位。...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中国科技史杂志 年份:2010
论述了东汉《四分历》前后首次出现的一些球面天文概念,并把它们和古希腊有关概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后汉书》中晷漏表和黄赤道宿度表的天文学意义,认为东汉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4
论述了科学史研究中非线性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其观点和方法论,认为非线性观点和方法有助于拓宽研究领域,真实再现科学发展的历史,对科学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04
对关孝和中的天文历算工作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特别指出了"求五星定合定积定星校正图解"中的"改正术"与记载大致相同;"日景实测"中的"独特...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2004
《五纬历指》总论中的"古图"和"新图"分别代表了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和第谷提出的折中宇宙论,文章分析了书中关于这两大主要宇宙论的异同之处,从西方宇宙论传入中国的分期和相...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章分析了汉代前后"九道术"含义,认为导致对其认识模棱两可的原因主要与古人对交点月周期的模糊认识有关.相反,古希腊对近点月和交点月都有清晰的认识和讨论.文章以唐代一行...
[会议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 年份:2004
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古希腊太阳运动理论的几何模型、非匀速运动改正表格和几种典型算法,给出了托勒密的太阳运动曲线。在前人对隋唐时期太阳运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考证了张...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07
对于《元史·历志》和《明史·历志》中有关《授时历》球面坐标变换的内容进行补漏、校核;进一步探讨《授时历》中球面坐标变换特别是弧矢割圆术的一些重要法则和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0
介绍了清代天文学家齐彦槐的生平及其制作的面东西日晷、中星仪和天球仪等天文仪器 ,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天文仪器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齐彦槐的几件天文仪器基本上都吸收了西...
[期刊论文] 作者:邓可卉,, 来源:科学 年份:2016
地心说符合古希腊由观测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论;托勒玫数理天文学是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宇宙论的数学化;哥白尼日心说继承了古希腊的数理天文学传统,哥白尼修正地心说的一个前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