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0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问题,目前理论界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四大”以后才初步提出的;有人认为“二大”已经提出新民...
[期刊论文] 作者:遆国英, 来源:生产力研究 年份:200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是非常重视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的.他曾提出过的许多重要观点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遆国英, 来源:沧桑 年份:1993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很快掀起了全面抗战的高潮,以山西为中心的华北战场,正是这场关系民族存亡伟大战争的主要战场。自从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一直密切注视着...
[期刊论文] 作者:遆国英,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章对三代领导核心文化建设思想中有关文化在社会结构内的历史定位、内涵及目的,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虽然三代领导核心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但有关文化的历史定...
[期刊论文] 作者: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两代中央领导人两次对中国生产关系的调整的历史性考察,提出毛泽东、邓小平虽然在调整生产关系的做法上截然相反,但都完全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
[期刊论文] 作者:遆国英, 来源:生产力研究 年份:1999
本文认为 ,中国革命胜利后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 ,主观愿望上是极力希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 ,但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因而客观上却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
[期刊论文] 作者:赵京,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事变前的宋哲元芦沟桥事变前夕的华北,是中国民族矛盾和国民党政府派系矛盾激烈冲突的焦点。处在这个焦点的中心人物就是宋哲元将军。宋哲元是原冯玉祥西北军的主要将...
[期刊论文] 作者:遆国英,高会宗,,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7
儒家教育思想中蕴涵的部分内容对于今天我们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都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Part of the co...
[期刊论文] 作者:遆国英,察凤娥, 来源: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4
无论"大跃进"的客观结果如何,毛泽东的主观愿望与思想动机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中国共产党人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不仅要有良好的主观愿望,而且要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第五章太岳区全境解放一、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太岳区的进攻一九四六年七月五日,国民党胡宗南军队由董钊指挥,从太阳渡黄河进入山西,占领了茅津Chapter 5 Liberation of Taiy...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一、围困盘踞在根据地腹心区的敌人一九四四年,太岳区已有正规部队十个团,民兵五万。同时各县都建立了游击大队(或称独立营、独立团)。这些抗日武装力量和人民群众,为了扩大...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太岳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决死队在山西和河南开辟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其管辖范围极盛之时包括今晋东南、晋中、临汾、运城地区和豫北、豫西的一些县份。它从一九三七...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一、反对内战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当太岳军民纷纷出击交通线,收复敌据点,进行大反攻的时候,阎锡山竟然派遣其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部一万六千余人,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依托纵贯山西省中、南部的太岳山脉,创造和发展了太岳革命根据地。它从一九三七年冬季开创,到一九四九年八月撤销,延续...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第二章为克服困难,巩固太岳革命根据地而斗争一、扭转极端困难的局面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二年,太岳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极端困难的局面。一九四三年始有所好转,但仍然没有从困难...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李连英,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正】 太岳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决死队在山西和河南开辟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其管辖范围极盛之时包括今晋东南、晋中、临汾、运城地区和豫北、豫西的一些县份。它从一...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 李连英, 卢海明, 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一、围困盘踞在根据地腹心区的敌人一九四四年,太岳区已有正规部队十个团,民兵五万。同时各县都建立了游击大队(或称独立营、独立团)。这些抗日武装力量和人民群众,为了...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李连英,卢海明,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第二章为克服困难,巩固太岳革命根据地而斗争一、扭转极端困难的局面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二年,太岳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极端困难的局面。一九四三年始有所好转,但仍然没有...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李连英,卢海明,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一、反对内战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当太岳军民纷纷出击交通线,收复敌据点,进行大反攻的时候,阎锡山竟然派遣其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部一万六千余人,于一九四五年八月...
[期刊论文] 作者:宋荐戈,李连英,卢海明,遆国英,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第五章太岳区全境解放一、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太岳区的进攻一九四六年七月五日,国民党胡宗南军队由董钊指挥,从太阳渡黄河进入山西,占领了茅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