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52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来源:阅江学刊 年份:2011
宋代元宵节是一个集商业活动、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盛大节日。以表现城市生活面貌为主的元宵词成为宋代词人透过繁华表达各自不同内心感受、思考社会人生的载体。宋代元宵词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2006
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形成有看曲折的过程。“质性自然”的个性使他在实现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的道路上,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步步走入田园。然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2007
春秋时期,"文"与"质"作为词语已广泛使用,但文质对举,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这里文质虽是用于品评人物,是就人的内在品德修养和...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3
《礼记·乐记》是先秦时期一篇极其成熟的文艺理论论文。我们可用“中和”二字来概括其文艺思想。在历代儒家心目中,“中和”是个人品格修养、文学艺术作品和治国平天下所要...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孔子在《论语》中没有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在他的言论中包含着丰富而鲜明的生态意识,并在后来的儒学中得到发展。《论语》中的生态观是作为“乐”的前提条件,通过“天人合一”......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8
孔子子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在“文”、“质”原始独立、简单粗糙形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文质并举,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必然的历史进程。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在某种意义上,“文”比“......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3
是先秦时期一篇极其成熟的文艺理论论文.我们可用"中和"二字来概括其文艺思想.在历代儒家心目中,"中和"是个人品格修养、文学艺术作品和治国平天下所要达到的最高...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来源:阅江学刊 年份:2017
张缙彦是由明入清的贰臣,明清易代之际的大变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甲申之变中迎降农民军的举动和后来归降清廷的经历使其人品饱受诟病,其诗文集在清朝遭到禁毁,极少流传。随着......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8
贰臣是一种人格概念,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国古代儒家忠君思想观照下的产物,与传统的华夷之辨相关。在地域上,表现为南人北仕;在民族上,表现为汉族士人出仕少数民族政权。由于时代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荣东,逯雪梅,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在十二三世纪的中国,元宵节是众多节日中最热闹、最平民化的一个。在宋代随着词作者的文人化和城市化,以表现城市生活风貌为主的元宵词成了宋人透过繁华表述各自不同内心感受...
[期刊论文] 作者:张荣东,逯雪梅, 来源: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年份:2001
元好问的“丧乱诗”以诗存史 ,深刻地反映了金元之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具有丰富的悲剧美学意蕴Yuan Hao asked the “fussy poem” with history of poetry,...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 张荣东,, 来源: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本文侧重谈子产的“无欲实难”的观念。无论在战争频繁的春秋,还是在经济飞速发展、德法兼治的今天,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而圣人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张荣东,,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为了寻求心灵的依托与慰藉,王维与陶渊明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自然.王维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对王维而言,山水是外在的.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史许福,,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质理论在先秦时期从孔子开始萌芽,由孟子、荀子继承,到两汉由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推动,在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以"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表明了其文质...
[期刊论文] 作者:张荣东,逯雪梅,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4
咏史怀古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艺术水平上,都堪称唐诗王国的一方重镇.而吟咏歌颂武侯诸葛亮是其中很典型的内容.本文即侧重从三方面分析唐人心中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以此透视唐...
[期刊论文] 作者:逯雪梅,王久宇,,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8
"文"与"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对独特的基础的审美范畴。"文"与"质"的最初形态是各自独立的,"文"、"质"对举始于孔子。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文"与"质"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它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