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7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民族学刊 年份:2011
贞元十年,南诏与唐盟誓于洱海边的点苍山,双方关系的恢复由此得到正式确定。点苍山盟誓不仅是南诏与唐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南诏与吐蕃关系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8
藏族面具在青藏高原及其南部边缘地带从东往西的羌、彝、普米、纳西、傈僳、怒、独龙、门巴等多个民族居住地区都有分布。藏族面具文化对西南地区这些少数民族不仅有着多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纳西族与羌族原始宗教祭司及祖师的称呼、有关传说以及所使用法器相同或相似,说明两个 民族原始宗教都源于古羌人原始宗教,这从一个方面证明纳两族与古羌人确有渊源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云南中甸民国时期曾出现了5部县志,目前仍存的有成书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及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三种。这三种中甸县志均对当地的民族状况作了记载...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2004
清康熙末年及雍正时期在川藏道上设置汛塘、粮台是清治藏战略实施中的一项重大行动,既有力地保证了这一时期清中央政府几次用兵西藏及加强西藏治理之需,又为之后此道的长期运...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4
黄沛翘所纂《西藏图考》由于编纂时旁搜博采,探厥源流,故光绪十二年刊印后即引起国内外注意。此志卷之二首篇即《西藏源流考》,著者在"自记"中明确指出了此篇在《西藏图考》...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6
纳西族是康巴的世居民族之一。纳西文化进入康巴后,对康巴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现已成为康巴文化的一部分。康巴文化所兼容的纳西文化突出表现在语言文字及生活习俗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在中国方志史上 ,元代方志处于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起着承前启后的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地方志在元代继续得到发展 ,不仅表现在数量上 ,更突出地表现在创立了新的方志种类——...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许光世、蔡晋成所编的《西藏新志》,刊印于1911年,是清代西藏方志中成书最晚的一部。此志“地理部”之“驿站”尽管也有一些新资料,但其主要资料来源是日本人山县初男所著《...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民族学刊 年份:2017
中国西南地区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家庭与母系文化,这从一个重要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及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摩梭母系家...
[学位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 年份:2003
本文运用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民族志资料和笔者近年来在纳西族地区进行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纳西、藏族的族源关系和7—20世纪初的关系、相互间出现的融合、这一关系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1
唐樊绰《云南志》收录的《异牟寻誓文》,是反映南诏与吐蕃联盟关系破裂和与唐关系恢复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是南诏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原始史料。分析其内容,可以看到南诏背蕃...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4
明代著名学者杨慎于嘉靖年间谪戍云南永昌卫后,为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家族木公于正德年间所修的《木氏宦谱》写有一序,全文近1500字。此序既有中国古代宗谱序一般应有的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中国民族 年份:2001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曾有过成人礼 成人礼又称“成丁礼”,是人生习俗中的一种礼俗。通过了成人礼仪式,便意味着受礼者在人生旅途上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年阶段。目前有关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西藏志考》是清代西藏地方志中成书时间较早的一部通志类志书。根据志中材料,此志开始编纂时间应在雍正十二年、十三年,材料下限在乾隆元年上半年,最后成书时间应为乾隆元...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中国藏学 年份:2002
研究藏文化对东巴经书的影响不能忽视其物质形式.从东巴经书的文字、材料、形状及制作方法等方面来看,藏文化对东巴经书物质形式的影响是明显的.东巴经书是纳西族物质文化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在和硕特部派驻打箭炉营官不断干涉早已归附清的打箭炉土司事务并侵占其地的情况下,康熙皇帝下令四川巡抚于养志等会同和硕特部营官查勘打箭炉地界。于...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中国古代地方志多有序、跋,序跋已成为地方志的一个组成部分。清代西藏地方志与各地古地方志一样,也多有序、跋,有的还有多序多跋。本文以不同时期的《藏纪概》、《西藏见闻...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民族学刊 年份:2014
宣统《盐井乡土志》本有"盐井全图"一幅,目前相关辞典及提要未提及此图。近十多年出版的《盐井乡土志》中无图,与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油印本有关。"盐井全图"绘制者为《盐井乡土......
[期刊论文] 作者:赵心愚,,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2008
宣统《盐井乡土志》在汉文史志中最早记载了在西藏盐井定居的么些人及其来源和迁入时间,文章对此作了介绍并考证其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宣统《盐井乡土志》的记载,对于纳西族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