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1984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它“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因此,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经常保持马克...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4
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绝对利己主义)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利益基础上的与阶级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小生产者的思...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2003
马克思主义的小生产理论是一思想宝库,它对社会和历史现象有极大的解释力,对经济落后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尤其具有根本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不认识和掌握这一理论,导致毛泽东具...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0
【正】 (一)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一切社会和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它指明只有揭示社会现象和思想的阶级实质,才能明了它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作用,从而为无产阶级...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5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学的概括,以往仅归结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不完整的,这种概括仅适合自身'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随着社会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正】 对东西方文化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是二十世纪,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国外学者热衷的课题。我国一些学者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曾展开过一些研究,以后由于多种原因,冷落...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2004
由于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决定我国现时期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产生一...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1986
本刊上期介绍了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性质、研究对象的讨论情况,这期继续介绍讨论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方向、新技术革命在社会历史观上提出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198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吉林省哲学学会等九个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于1986年2月20日至25日在吉林市召开。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从...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正】 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列宁选集》第四卷42页),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问题——从经济问题到文化问题—更是都以国家为枢纽而联系在一起。因...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1986
文章阐述了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必须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学习的理论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必然规律,体现在两种不同的进化变革系列中,其所有制形态依次经过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共产主义社会;其社会关系实行的联系形式则依次经过自然经......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6
晏智杰先生以今日中国经济学指导思想只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由,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悬想的。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于......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2005
思维方式主要是历史的产物,其本质特征基本决定于生产方式.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带有深重非理性色彩的实用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近代,随着商品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正】 “国家消亡”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2
本文从生产方式的制约性和思维方式本身的发展规律,考察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认为中国传统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方式,而是综合非理性与理性的双重成分,并具体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1987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任何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为社会主义民主及其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规定了基本原则和描述了大致内容。但是这些......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5
社会公平的实现,不是社会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完全能解决的,它主要决定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制度,以及社会力量的制衡等.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难以保障社会公平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世界历史 年份:1983
某些研究者认为,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把农民认为主要敌人和打击对象。本文不同意这种看法。作者指出,工农联盟是列宁的一贯思想,列宁认为应该打击的不是广大劳动农民...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1989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之,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