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赵坚义,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赵坚义,H.C.Becker,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8
本研究于1993~1994年在瑞典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进行,旨在比较中国和欧洲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差异;现有资源的基因丰富程度及基因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为科学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冬青,赵坚义,,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1
优质油菜的油脂中芥酸含量低,营养价值高;其饼粕的硫甙含量低,无毒,蛋白质含量高,是畜禽的良好精饲料。种植优质油菜,可以大大改善油菜籽品质和价值。近年来,随着优质油...
[期刊论文] 作者:Beck.,HC,赵坚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8
本研究于1993~1994年在瑞典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进行,旨在比较中国和欧洲甘蓝型和白菜型菜品种的遗传差异,现有资源的基因丰富程度及基因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为科学地评价和合理利用......
[期刊论文] 作者:赵坚义,陈曼玲, 来源:中国油料 年份:1996
选用21个不同育性水平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组成的2个普通品种,对花器官形态和花粉量及活性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1)试验涉及的波里马质不育组合为高温不育类型,其温度的影响还......
[期刊论文] 作者:陈曼玲,赵坚义, 来源:中国油料 年份:1996
低硫甙高油份新品种浙优油1号和低芥酸低硫甙新品种浙优油2号均源于常规品系76389与澳大利亚双低品种Marnoo的杂种后代,具有其母本的高产,适应性广和父本的多枝多果少粒特点,表现产籽量,产油最......
[会议论文] 作者:赵坚义,W.Ecke,张冬青,H.C.Becker,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本项目研究旨在构建的基因图谱和定位群体基础上,揭示蛋白质含量、油菜生物发育不同阶段和产量构成因子对种子油分主效基因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为此,作者采用条件遗传效应分析(Zhu 1995)结合Wang et al.(1999)提出的联合定位方法作含油量条件QTL定位.条件基因定位......
[期刊论文] 作者:赵坚义,陈曼玲,张冬青, 来源:中国油料 年份:1996
选用21个不同育性水平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组合和2个普通品种,对花器官形态和花粉量及活性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1)试验涉及的波里马质不育组合为高温不育类型,其温度的影响还......
[期刊论文] 作者:赵坚义,陈曼玲,张冬青,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1
用自交保纯5代以上,具有不同熟期和产量水平的100个国内外品种,于1987年和1988两年直播于本院试验场。通过常规、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1)年度间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油菜...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冬青,赵坚义,黄孝军,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8
本文用数量遗传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来自中国、欧洲、加拿大的38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熟期、品质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性状间差异显著,遗传力也各不......
[期刊论文] 作者:陈曼玲,赵坚义,朱宜章, 来源:中国油料 年份:1996
低硫甙高油份新品种浙优油1号和低芥酸低硫甙新品种浙优油2号均源于常规品系76389与澳大利亚双低品种Marnoo的杂种后代,具有其母本的高产、适应性广和父本的多枝多果少粒特点,表现产籽量、产......
[会议论文] 作者:倪西源,陈飞,黄吉祥,赵坚义, 来源:2012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冬青,赵坚义,陈曼玲,黄孝军,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1998
田间考查37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系的花器大小和产量性状,对其变异程度和相关系数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花器大小和产量性状差异较大,花器大小与角果长,每角粒数呈极显著正相......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冬青,张尧锋,丁厚栋,赵坚义,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02
选用高产品种宁油七号为母本,双低品种马努为父本, 杂交育成高产、高含油量、油用和菜用双低油菜新品种浙双72.浙江省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 059.4kg/hm2,比对照九二58系和浙优油...
[期刊论文] 作者:赵坚义,张冬青,陈曼玲,王炳炎,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于1987-1988年和1989-1990年,各用9个品种,选取9个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试验,研究了单,双低油菜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稳产性,产量和构成因素的遗传变异及遗传相关。结果表明:①一些单,双低油菜品种的产量已达......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尧锋,张冬青,丁厚栋,赵坚义,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01
浙双3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以高产、抗病品系82769为母本,扬2008×鲁6的F3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耐寒、抗倒伏、适应性较...
[期刊论文] 作者:陈曼玲,张冬青,赵坚义,蒋立希,, 来源:科技通报 年份:1993
加拿大领先开展油菜品质育种后,世界单、双低油菜品种发展迅猛.浙江省已育出适于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单、双低油菜新品种浙优袖1号和2号。After Canada led the rapeseed qu...
[会议论文] 作者:赵坚义[1]W.Ecke[2]张冬青[3]H.C.Becker[2],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本项目研究旨在构建的基因图谱和定位群体基础上,揭示蛋白质含量、油菜生物发育不同阶段和产量构成因子对种子油分主效基因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为此,作者采用条件遗传效应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倪西源,黄吉祥,柳寒,潘兵,赵坚义,,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17
通过研究甘蓝型油菜不育系和恢复系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探讨在应用油菜不育系选育杂交种过程中借助分子标记筛选理想恢复系的可行性。利用分布在甘蓝型油菜19条...
[期刊论文] 作者:倪西源,黄吉祥,柳寒,潘兵,赵坚义,,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17
为了将花叶性状转入到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中用于控制杂交种的纯度,在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不育株与花叶型油菜品系羽叶87的杂交后代中,利用2个与育性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