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国际金融研究 年份:2007
从国际经验看,围绕实施内部评级法已经形成了三点结论: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实质是银行业风险管理定量化、资本管理主动化趋势的内在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并不必然意味着资本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中国金融 年份:2004
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发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信贷登记职能,以更好地满足更多主体对宏观风险数据的需求当前,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中国外汇 年份:2004
从传统商业银行的角度看,泰隆银行的做法更像是对商业银行传统理念和实践的回归。但要实现在整个银行业的回归,包括"主流"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并不容易。在小微企业...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经济与信息 年份:1999
长期亏损引人注目当前国有企业的困境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就业冗员和社会负担;负债比例高;存在大量过剩的落后生产能力;亏损严重。其中亏损状况尤其值得关注。统计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年份:2005
2001年9月份发生的浙江省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挤提事件为银行挤提理论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案例.挤提的导火索并非如有关理论所宣称的那样,是因为该信用社本身发生或存...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福建金融 年份:1997
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市场的一种高级形态,就其与商品、劳动、技术等其他要素市场的关系而言,存在着双向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因应国民经济货币化、信息化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福建金融 年份:1996
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及解决途径赵先信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当前经济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该问题之所以引起众多议论,一方面在于它已构成企业转制过程中的突出障碍,另一方面它关......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金融电子化 年份:2008
新协议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同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相结合,进而发展出既能体现新协议实质和精髓,又符合本土实际和怖管要求的中国版本。...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金融电子化 年份:2019
过二十年间,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依次经历了监管驱动和技术驱动两个发展阶段:一是2007年以来,依托实施巴塞尔协议Ⅱ,尤其是其中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全...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年份:2011
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其中资本充足率监管成为改革的核心.作为改革的直接体现,按照危机后修订的巴塞尔Ⅲ,最低资本充足率将从1988年的8%提高到10.5%,这还...
[学位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00
与通常从财务费用角度对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解释相反,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实质是一种逆资本化现象(de-capitalization),即所有者权益及企业净资产的持续减少。而逆资本化的根源...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财经 年份:2012
对金融理论有研究的人应该不会对肖(Edward Shaw)和麦金农(Ronald McKinnon)两位学者感到陌生。在1973年的论文中,这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给发展经济学贡献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  大意是说,大量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发展不起......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财经 年份:2012
上半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走低,针对银行业的各种担心也在慢慢汇聚。关注的焦点大致有三个:一是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变动趋势,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冲击,三是资本监管改革的影响。前两者直接关系到银行业的盈利表现,后者则关乎银行股的市场表现。  总体判断,由于经济增长......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财经 年份:2012
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一举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较上年增长36.3%。而刚披露完毕的上市银行一季报显示,五大行平均日赚23亿元。银行业的资本利润率不仅大幅高于制造业,且显著高于石油和烟草行业。批评者秉持“暴利”说,认为银行业的高利润来源于垄断和高利差,......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年份:2011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经18载,尚在中途。短期和中长期利率基准还未完全形成,很多金融产品继续挂钩人民银行制定的某种利率。与信贷市场相比,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规模仍然偏小。贷款利率下浮下限除个人住房贷款外没有扩展,存款利率上浮也未启动。  审慎推进利率市......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财经 年份:2012
次贷危机在带来混乱的同时,也启动了新一轮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进程。其中,资本充足率监管成为改革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充足要求显著提高。按照危机后修订的新资本协议(简称为Basle Ⅲ),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将从1988年的8%提高到10.5%。如包括作为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年份:2011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近年来货币政策领域“热火朝天”,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冰火两重天:上游“注水”,试图把搁浅的大小船只重新飘浮起来;下游“垒坝”,誓言御敌于国门之外。其中,中国尤引人注目:在2008年之前是往外“舀水”,2009年危机深化之后转而主动“注水”......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财贸经济 年份:2004
当前以外汇储备注资开始的国有银行改革试点蕴含着很高的政策风险。在微观层面,政府所有(或控制)的股权结构能否衍生出健康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能否真正划清政府与银行之间的界限,本身存在疑问;在宏观层面,货币化的操作方式会加剧甚至诱发宏观不稳定。国有银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先信,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年份:2023
<正>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并不局限于中央银行自身,而是涉及金融监管、风险处置机制建设等许多方面。从我国情况看,后两者存在差距较大,需要立足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一体规划,统筹推进。包括加快改革和完善微观审慎监管制度,加快健全金融运行的法治基础;建立健全风险处置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