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贾贵义,章雁, 来源:甘肃科技纵横 年份:2005
张掖地区是我国西部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下游环境退化等问题。所以,科学地...
[期刊论文] 作者:全永庆,贾贵义,, 来源:地质学刊 年份:2014
根据1∶5万地质灾害详查资料,利用GIS技术,统计分析了白龙江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同时分析了其分布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贾贵义, 程旭学,, 来源:甘肃科技 年份:2006
月牙泉是敦煌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其独特的湖光山色,享誉中外。过去的三十年里,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月牙泉水位处于不断的下降过程,泉湖面积也随之不断的缩小。这种严峻的局面,引......
[期刊论文] 作者:杨俊仓,贾贵义,魏洁,, 来源:甘肃科技 年份:2011
近年来,地热资源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资源在国内外都有较多的开发利用。以兰州盆地为对象,从其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地热异常等方面探讨了其地热资源的分布与特点,并...
[期刊论文] 作者:杨亚兵,孙鑫,何斌,贾贵义,, 来源:地下水 年份:2017
民勤北部处于石羊河流域,是一个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用于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找水的方法主要有GPS定位系统、遥感...
[期刊论文] 作者:党羽靖,王舒阳,何斌,贾贵义,, 来源:地下水 年份:2021
甘南藏族高原山区地方居民因长期饮用低常(微)量元素及腐殖酸水,进而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四种地方病在高原区域内分布较为广泛。通过提取研究区域内160组水样与53组土壤样品进行综合分析测试,将分析结果与实际野外调查结......
[期刊论文] 作者:刘德玉, 贾贵义, 李松, 丛凯, 张伟,,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2019
白龙江流域甘肃段是我国四大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其中地形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实地调查研究区内发育的1 008条泥石流沟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沟床比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奎,贾贵义,张伟,崔学良,杨亚兵,, 来源: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2013
陇南市地处甘肃东南部,是我国典型的山区城镇。城区北侧北山上分布有大小9条泥石流沟,沟道内松散物储量丰富,沟道比降大。汶川地震后,陇南市对北山各泥石流沟道进行了多次治...
[期刊论文] 作者:刘德玉,贾贵义,张伟,喻生波,魏玉涛,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22
疏勒河尾闾区是护卫敦煌绿洲及文化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对地下水化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在野外调查及采样测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离子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明确了疏勒河尾闾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斌, 徐新兰, 贾贵义, 丛凯, 刘德玉, 陈世昌,, 来源:地下水 年份:2017
甘肃省境内的白龙江流域属西秦岭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切割强烈,地貌类型多样,地貌起伏变化大,软弱岩土分布广泛,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暴雨和人类活动频繁,地质灾害极为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黎志恒,朱立峰,胡向德,于国强,贾贵义,李瑞冬,, 来源:西北地质 年份:2011
三眼峪“8.8”特大泥石流属典型的沟谷型泥石流,整个沟域具有明显的形成区、流通区及堆积区。通过野外调查,竹塔沟-桥子沟以上的大、小眼峪上游沟脑为雨洪产流汇流区域,产流区与......
[期刊论文] 作者:黎志恒,文宝萍,贾贵义,张永军,董抗甲,杨亚兵,,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5
以近期开展的区域性调查、勘查项目所得的1031处滑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白龙江流域地质背景和外部环境主要因素中滑坡分布的敏感区段,以及不同规模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王化齐,黎志恒,张茂省,贾贵义,魏玉涛,卢娜,王勇, 来源:西北地质 年份:2019
石羊河流域严重的水危机和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笔者文系统回顾了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水资源形成与演化,深入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生...
[期刊论文] 作者:贾贵义,全永庆,黎志恒,梁收运,蒋魁,刘德玉,杨亚兵,,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14
以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主要城镇环境工程地质勘查及历次地质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白龙江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选定了坡度、岩性、地震、河流、...
[期刊论文] 作者:付东林,薛斌义,叶得金,佟成利,贾贵义,李爱军,刘如珍,,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2006
文章分析了石羊河下游咸水区人饮水成井中存在降低井水含砂量,避免上部咸水与下部淡水相串两个关键性技术问题.通过孔径与管径的调配设计,增大环状粒料层和止水粘土层的厚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