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岳麓书院藏秦简律令文书中出现了不少秦代郡名,其中有3个涉及到了汉初赵国。结合简牍、封泥及文献材料综合考证,汉初张氏赵国的属郡应为5个,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3个,此五郡均...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06
古代法中通奸是指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行为。通过对秦汉时期和奸、强奸、禽兽行、居丧奸四个种类,约81个事例和案例的考察,认为这一时期性关系比较宽泛,各类奸罪普遍存在,法律...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居延,是汉代边塞苦寒之地。但作为随军戍卒家属,由于有官府较充足的食粮供给、较好的医疗保障等,和平时期,汉代随军下层妇女衣食无忧。她们的生活与汉代内地下层妇女有诸多相...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5
结合“赵郡左田”“恒山武库”“恒山侯丞”等秦封泥材料,以及近年来公布的岳麓书院秦简及传世文献,可以看出,现石家庄市辖区在秦始并天下的过程中或统一后,从未归属过邯郸郡...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05
张家山汉简和中保存了不少有关汉初女性犯罪及其处罚的材料.本文结合文献和简牍材料对以女性为主体的不孝罪、悍罪、奸罪、重婚罪及侵犯女性的犯罪行为如...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年份:2008
中国古代家国合一的族姓统治形式和忠孝一体的哲学观念,是不孝入罪的社会背景。不孝罪随着时代的发展、孝观念的变迁而变迁。它在先秦社会是一种轻罪,到了战国时期的秦,始被...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0
截止目前,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已经公布了三批竹简的释文,分别名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竹简[贰]》、《竹简[叁]》。①三批竹简中有大量户籍类简。释文公布...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8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无疑是维系帝国生存最基本的国家制度。臧知非先生《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淤就是从历史研究的大视野,对秦汉时期土地、田税...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时代不同,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婚恋自由也不相同。汉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妇女的地位进一步滑落,表现在婚姻恋爱上,就是其自由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限制。但是......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4
简牍文献中"訾"与"赀"是不通用的。"訾"表资财,"赀"表赀罚。訾税,即按照资财的价值或数量多寡征纳的一种税。岳麓书院藏秦简反映秦的赋税制度中已有针对普通吏民的訾税,后经...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族刑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集体性惩罚,主要适用于政治性犯罪。本文根据对数十件族刑案的分析,认为秦汉时期族诛的范围基本上是"父母妻子同产",仅在特殊情况下有小范围伸...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从目前已公布的简牍材料看,告地书主要出现在西汉前期,流行于原楚国故地,现湖北荆州和随州一带。其性质属于冥世移户文书,即将死者的户籍由地上移徙地下。文书由料理丧事的巫...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在中国古代史上,关于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当皇帝,一直有“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两大疑案,被称为“千古之谜”。两大疑案中的关键人物宋太宗在“斧声烛影”中,有入继之野心,...
[学位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 年份:2010
本文就内蒙古形象在本土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过程中的运用现状进行研究。在对区域形象理论及品牌形象相关理论梳理的前提下,试图以冷静的姿态正确看待内蒙古形象在本土企业树立...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山西水利 年份:2014
旮旯水电站工程是一座引水式电站,介绍了旮旯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对旮旯水电站工程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水文气象、工程规模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施工导流进行了合理化设计,为工...
[报纸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 年份:2004
秦代有没有赀产税(赀产税与现代资产税似有不同,且秦汉文献材料多用赀,故学界多采用“赀”字)?在有关秦的文献史料和以往公布的秦简牍材料中均未见反映。史料记载的疏缺使该问......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葆"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出入关名籍中的"葆"多为身份性,出现在"葆养传马"类中的具有担保、保养之义,出现在"葆塞""葆天田"等语句中则有保卫、守卫之义,与"堑"相对时又...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8
在汉代"狡猾"一词多出现在律令劾文中,是一个罪名,指惑乱主上、倾乱朝政,贪污受贿、营私舞弊,以及为脱己之罪而诬告他人等具有"诡诈性"的犯罪行为。但是,如同汉代其他罪名一...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秦汉时代由上至下存在着一个"爵刑一体"的身份序列,有爵者、无爵者、司寇徒隶,全体社会成员基本都可纳入这个序列中。庶人是序列当中的至重点,它既可以来源于奴婢和罪囚,也可...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良贱制度形成之后的中古社会,奴婢具有"半人半物"的性质,在法律上没有财产权。但是,秦汉社会等级身份系统不甚严格,各等级之间,包括庶奴之间都是流动和开放的。奴婢在法律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