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7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海外英语 年份:2019
勒菲弗尔在《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中提出的“改写”论和控制改写的“三要素”论改变了学界对翻译和翻译学的看法。该文基于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以《长恨歌》的...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职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把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重视"味"的特点,运用到诗歌的欣赏中来,形成中国古代独特的以"味外之旨"论诗的鉴赏理论.司空图的"韵味说",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欣赏的审美观念....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1995
张竹坡评点、刊刻了《第一奇书<金瓶梅>》,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论,肯定了《金瓶梅》的写实成就,总结了《金瓶梅》的艺术经验,给这部巨著以很高的评价。在中国的小说批评史中,形成了理......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2
我国传统叙事文学以戏曲在心理描写上颇具民族特色,讲究外在景物和人物的心情相统一,具有浓郁的诗的意味.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戏曲作家继承前人的传统和当时自己的审美情趣所造...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建构文学理论体系或文学理论教材,是坚持还是背离马列主义文艺思想,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等闲视之。九一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程》一书,就是坚持...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中写了大量的诗篇,现保存下来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除此而外,他还写了不少的跋和序。在他的诗和跋、序中有许多对于诗歌的...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为目前大专院校普遍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课本理论深,学生困难;阐述内容不确切,前后重复,是这本书存原两点弊端。...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1990
也许一些人一看本文的题目,就会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认为笔者太保守了。典型理论现时只有在陈旧的教科书里出现,而在新颖的文学理论文章中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其实不然,从...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年份:2005
“景外之景”是受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启示的。中国画多为山水之作,对景物的观察讲究“以大观小”,景物表现要“小中见大”。“小景”是指画中具体描绘的景物,属于有限之实景;“大景”是指暗示、潜隐着的象征性的艺术空间,是可以由欣赏者想象飞驰的“虚景”。王夫之将大......
[期刊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0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为目前大专院校普遍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课本理论深,学生接受困难;阐述内容不确切,前后重复,是这本书存在的两点弊病。Tong Qingbing editor o...
[学位论文] 作者:贺松青,, 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2020
话语标记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而研究话语标记语的翻译则可以从语言对比的角度揭示话语标记语功能和意义。但是,英语话语标记语的中文翻译研究数量较少,具体到字幕翻译更是严重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两个话语标记语well和you......
[期刊论文] 作者:张福勋,贺松青, 来源:集宁师专学报 年份:2004
“身与竹化”是苏轼艺术创作论的经典之笔。它回答并解决了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创作构思时感情的注入问题和在具体描绘形象时“我”的隐藏和跳出。而“我”的跳出与王国维...
[期刊论文] 作者:张福勋,贺松青,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4
钟嵘品第诗人,运用的是一种类比思维,主要使用的是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对众多诗人的比较、类推、归类,将多种意义上的大体相似者,并为一品.其次在同品诗人之间进行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