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7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本文通过对古典小说戏曲的整体考察,揭示了作为“文本”的小说戏曲在“叙事性”、“通俗性”和本体观念上的差异,认为戏曲的精神实质是“诗”的,而小说的精神实质是“史”的...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3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引起了小说研究者的关注,近二十年来,小说文体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梳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历史脉络,我们认为,小说文体研...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6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自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发端,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是古代小说批评之主导形态,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批评形式,近年来已备受研究者注目,发表了不少论著,其...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8
小说评点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介乎雅、俗两种文化之间。其评点人员的复杂和评点宗旨的多样使小说评点成了一个融理论批评性和商业传播性为一体的格局。以往的小说评点研究过......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5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3月版该书是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小说文体发展史"的阶段性成果,2012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4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3
【正】 一、智者的悲剧莎士比亚在其名剧《第十二夜》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优人及其职业的话:“这个人去做个傻子是够聪明的了。干这个营生,真是很需要一点聪敏,他必得观察他们所...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奇书"与"才子书"是明末清初小说史上非常重要的批评术语,用以指称通俗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为提升通俗小说的"文化品味"和强化通俗小说的"文人性"而作出的理...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基础观念”是明代小说学中最为基本的思想观念,是构成明代小说学思想观念的内在链结,梳理这一系列的观念,可以寻绎出明代小说学发展的思想脉络;同时,“基础观念”是对明代小说创......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1
本文在反思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之基础上,从“术语与中国小说之特性”、“术语与中国小说之文体”和“术语与20世纪中国小说之研究”三个方面清理术语与中国小说之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6
【正】 在新方法的引进和运用中,比较方法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随着人们对于古代文论民族性格的深入探究,比较诗学也在当今文坛上脱颖而出了,但毋庸讳言,方法的更新必然伴随着...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1
清代道光以后,小说评点逐步进入尾声.这百年来的小说评点呈这样一番景象: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评点余波不绝,尤其是清中叶以来的、和吸引着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5
刘勰和钟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双星,由于他们的出现,为我国的古代文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先秦散见于哲学典籍的文论,两汉、魏晋以单篇出现的理论文章,至此集其大成,《文...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6
【正】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之价值主要包涵三个层面:一曰文本价值,即评点者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增饰、考订,使评点本在小说个体的演变中获得的版本价值;二曰理论价值,即评点者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本文在深入把握 2 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批评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小说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即 :小说文体研究、小说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 ,认为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中国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6
小说评点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式,在古代通俗小说的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它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批评样式,也是一种融批评鉴赏、理论建构、文本增饰和形式修订等为一体的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1
也许,文艺的价值取向与文艺的起始是出自于同一个起点的,虽然我们已无法从文字的考求上来确认先民们在原始艺术的表现时所呈现的特定的情感和心理因素,但是,在先民们手...
[期刊论文] 作者:谭帆,,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一 十七世纪初期,当吕天成在曲坛上飘零一生,凄然离世的时候,祁彪佳正值少年得志,“成进士,除兴化推官,”走上了毕生从事的宦途。如果说,一个人的生平遭际能决定其人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