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4
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规定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以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签约的消息传来、举国震惊,立即掀起了反对割地求和、卖国投降的斗争....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年份:2008
一百多年前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从表面上看是由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清朝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引发的,但深入细致地探讨,就不难发现,它与人口膨胀,耕地严重不足,自然生...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5
在西方殖民主义向世界各地扩张之前,在亚洲东部,很久就存在着以中国文明为中心的“东亚世界”。中国是东亚文明的“母源和主体”,东亚世界是随着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自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后,韩国独立运动一直得到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支持.1937年7月,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临时政府西迁重庆,中国国民政府不仅帮助其组建光复军...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3
《历史教学》杂志社就中学历史教材编写和历史教学等问题,开辟专栏,发动大家讨论,非常好。借此机会,我也发表一点看法。去年我应邀参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4
反思是一个民族觉悟的标志.今年是甲午战败110年.轻视日本、政治上的二元体制、高层腐朽、主和避战和军队不堪一战是导致战败的主要原因.反思甲午战败,对我们今天的政治外交...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3
翁同和,字声甫,一字均斋,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1856年(清咸丰六年)状元及第后,跻身政坛.同光年间,先后在弘德殿、毓庆宫行走,授读同治帝和光绪帝,其中又以入值毓庆宫...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近代中国社会变动之剧烈古未有之.近代人物在百多年的历史巨变中,因社会变迁而大致形成八个不同的历史层面.研究近代历史人物,必须对处于不同历史层面的人要不同对待;同时还...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86
清代对于皇帝的教育历来十分重视.还在光绪帝五岁那年,两宫太后就为他择师进学,简派翁同和、夏同善为授读师傅,令他在毓庆宫读书. 光绪帝从一八七五年十二月进学,一直到...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15
黄兴和孙中山一样,都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他们从1905年东京相识到1914年两情分手,其间共同合作达九年之久。在反...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的婚姻制度在半个世纪内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艰难历程。推动这种嬗变既有新旧制度变迁的因素,也有各种社会政治运动的冲击,更有“文革...
[会议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近代中国 年份:2013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拜圣君贤相、名臣杰士、英雄人物的文化传统,通过修陵建祠、或塑像、定期祭拜等形式以表达人们对他们的崇敬与缅怀。进入近代后,这种纪念活动又吸收了诸多...
[报纸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 年份:2004
近代中国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在社会变迁中,一批能人志士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运用从西方学到的经营理念、知识和科学技术,敢为天下先,演绎了诸多动人故事。沈敦和与盛宣怀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5
1895年4月17日,清廷钦差全权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条约十一款,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西方人为开埠宁波曾作了几个世纪的努力,但由于上海的崛起和农民起义及海盗活动猖獗,西方变宁波为重要港口的理想未能如愿.此后宁波商人以上海为舞台,借助西方打破中国闭关自...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8
研究中国近代史,说到晚清政局和重大社会变革,没有不提到翁同和的,因为这些均同他有关。百年前,他曾一手支持光绪帝发动维新变法,并草拟宣布实行维新变法的国是诏和开办京师大学堂......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他身居高位,曾任同治、光绪两朝皇帝师傅,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但能以国事为重,不求自保;他已年过花甲,却并不保守,不拘泥祖制成法。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为了变法维...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1996
1894年2月,朝鲜爆发反封建压迫剥削的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国王因无力镇压起义,遂请求中国清朝政府派兵前往帮助弹压。同年6月,清政府首次动员和派遣淮军将领叶志超、聂...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5
《马关条约》曾规定朝鲜为“自主之国”,但战后十四年,日本就吞并了朝鲜。条约规定日本勒索中国银2亿库平两,日本则通过所谓库平需实足色、银镑兑换比价、驻军等手法,又多向...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俊美,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1912年组建的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之一。同当时西方议院政治制度相比,临时参议院尚欠成熟,还存在诸多缺陷。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角度看,它无疑又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