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明朝的灭亡,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总爆发,而且也是道德危机的总爆发。顾炎武以一种历史的自觉,深刻反思明王朝覆灭的教训,致力于探寻中国社会道德文明之重建的...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07
顾炎武和傅山同为我国17世纪伟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顾炎武比傅山小7岁,二人堪称知交,知顾炎武者莫如傅山,知傅山者亦莫如顾炎武。顾炎武晚年作《广师》一文,说"萧然物外...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晚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凸显了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旧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矛盾,以及如何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二重性等时代难题。顾炎武纵观中国社会商品经...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关于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肯定明清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并将其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活水...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2
在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理论前48年、帕森斯提出"哲学突破"说前68年,梁启超就提出了中国、希腊、印度哲学几乎同时发生的"地球之盛运"说。他从本体论、知识论、伦理学和政治哲......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1999
本文对梁启超、严复的“学术”定义及王国维关于希腊七术皆形下之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对“现代学术经典”问题的论争作了评说。...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3
在晚明西方政治哲学东渐的背景下,顾炎武既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和启迪,但更有自己独到的理论创造。首先,他以"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来规定"王政"之本质,虽与传教士宣传的亚里...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斯宾格勒认为中国哲学的真理不只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他致力于从中国古代经典中去发现“远超过孔子所能理解的更为深奥的东西”,认为《尚书》和《诗经》中蕴涵着古希腊英雄......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6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包括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两个方面,这里仅就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作一番历史的反思。从戊戍维新到本世纪四十年代,议论这个课题的...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1
明清之际儒学与基督教的人生哲学对话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如何看待基督教的灵魂不灭说和上帝赏善罚恶说;二是人的真正的家园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三是人是否应该"面对死亡......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福建学刊 年份:1989
从“五四”以来以至近年来的文化讨论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的时代性的方面,注重阐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另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思想史研究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它应该使人们从"思想如何有力量"的事实中获得启迪,这是思想史研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本质要求。没有必要把"思想和思...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2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受西方哲学影响最深、并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理论创造来会通中西哲学、将中国哲学提升到新水平的活跃人物。他回应了利玛窦关于太极"其象何在"的质疑和艾儒...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1997
作者对李泽厚、冯友兰关于“魏晋风度”、“宋明气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士阶层的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这一观点提出反驳。认为“魏晋风度”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被...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一进入文化定义的领域,我们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迷宫。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数百种之多。每一种流派、每一种理论部从各自的特定的视角来界说“文化”,文化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10
关于"专制"问题的讨论目前已成热点,但其中存在一个理论误区,即:在梳理西方的"东方专制主义"的理论源流并对其进行激烈批判时,回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马克思、恩格斯的...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支配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外来主义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传统文化的力量似乎更为强大。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认同明末清初学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及其民族意识,成...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11
谢和耐在《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一书中认为,由于汉语中系词"是"的缺失,导致中国人不懂逻辑,不懂本质与现象、灵魂与肉体、自立者与依赖者的区分,所以在传教...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5
本文认为,人文精神是人性和人的本质─—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体现于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文章历史地辨析了三种不同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并对此作了中西比较,逻辑地阐述了现......
[期刊论文] 作者:许苏民,,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李贽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思想旗帜和一代思想文化巨人,一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大思想家。在中国,他被诗人们赋予了犹如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式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被哲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