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广东党史 年份:2001
一1986年10月18日,上海的天空阴云密布.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的理事和委员们分组乘车,驶向延安西路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下车时.老天下起雨来,这可是为纪念陶行知先生逝...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11
初创时期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又疯狂进攻上海。八月十三日爆发淞沪抗战,浦东、杨树浦和大场地区惨遭敌机轰炸,我们一些同学逃到法、英和公共租界的难民收容所里避难...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05
近日,原孩子剧团的一位老同志来信,说有人送他一本名为《坎坷人生》的书,书里涉及孩子剧团的一些人和事,其中“有人误人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特别是一位负责人‘梁主任’,后来竟是军......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07
昨日孩子们(4人)来天津泰达国际养老院看望我们两个老人。为了让他们在此休息好玩得好,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陪伴他们,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搁下了。今天上午他们驱车返京,把孩子们送......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04
我的小伙伴——刘晓之子罗坚湖南辰溪县人,1929年4月出生于上海。...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05
陈广智和梅建民是安排我和老伴罗玉来广州旅游休闲的主管。我们的行动日程和一切活动都听他们指挥。这次千里迢迢来广州也不容易。既然来了,我当然很想见一见久居穗市的老朋友......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59
【正】 “八·一三”抗战爆發,我們几个流落在难民收容所里的小朋友,在党的領导下組織了一个抗日救亡团体——孩子剧团。我们这个团体虽然叫做“剧团”,但并不是只靠戏剧...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新文化史料 年份:1998
培育文艺人才的摇篮———忆周巍峙与鲁艺戏剧音乐系干部学习班□许翰如开班授课1944年仲夏,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地区,虽寒气未衰,但毕竟是春暖夏至之时。桥儿沟的山坡坡上,丛丛返青的......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11
我在安南(现越南)堤岸暨南实验中学上初中二年级时,校长杨清明(国民党员)从国内经陶行知先生介绍,聘请一位语文教师——林云峡来校任教。那已是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1
1949年,在福州解放前夕,中共中央社会部遵照毛泽东、周恩来指示决定选派多年从事地下秘密工作的谢筱迺为福建特派员,去福州搜集军事情报,做策反统战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广州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5
今天我没有去排练《黄河大合唱》,在金紫光同志的窑洞里整理、登记从莫斯科运回来的中国人民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的遗作。这是中国人民十分珍贵的遗产。《民族解放交响乐...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中共党史资料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08
我们北京原孩子剧团的“老孩子”应邀来汉口,参加纪念孩子剧团成立七十周年暨新孩子剧团建团二十周年的活动,心里很高兴,感到非常荣幸。...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07
席与齐同志:您好!拜读来函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初步探索》总结资料,令我十分高兴!...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红岩春秋 年份:2007
1938年在武汉,我们孩子剧团与冼星海都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冼星海是三厅第六处(处长田汉)第一科(科长洪深)主任科员...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红岩春秋 年份:2004
近日,有一位原孩子剧团的老同志来信,说有人送他一本名为《坎坷人生》的书,书里涉及孩子剧团的一些人和事,其中说孩子剧团中“有人误入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特别是一位负责人...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08
席与齐同志:您8、9月来信及您们开展“关工”工作的打印件都收到了,请释念。...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爱满天下 年份:2004
记得1995年2月8日9时,我在4路汽车终点站等候徐行(黎明)大姐。我从书兜里掏出《陶行知研究会会讯》,一面阅读,一面等候她。忽然听有人喊了一声“小林”,我正抬头循声寻找……哦!......
[期刊论文] 作者:许翰如,, 来源:爱满天下 年份:2007
【正】我在安南(即现越南)一中小学读书时,常到住宅区附近的"海燕社"读书会打乒乓球或看书报。结识了一些工人、职员和小商贩,他们虽身在异邦谋生,但大都是具有爱国思想的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