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本文从语法、修辞方面探讨东北方言词汇有别于普通话的若干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本文通过对补语状态的考察,提出多层补语是客观存在的,并讨论了多层补语的成因、分类、对中心语的要求、不同层次补语的排列顺序等....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回环是两句首尾相回,回文是语句中字字均可回读,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因为它们在构成形式、语句数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指出了汉语中有一种句式,这种句式中,后面说到的项目总是与前面提到的项目一一对应,可以称之为'列举分承式结构'.对这种句式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特点作了较...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现代汉语词汇在长期的使刑中,每一个词的意义总有特定的存在和使用范围.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词都有自己的语义活动阈限.即语义场。比如“光棍儿”这个词指未取妻的男子,但必须限定在......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反问句,是一种经常使用的句式(或称修辞方式)。一般说来,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它的作用是加强语言表达的力量。例如: ①这在旧社会敢想吗? ②...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义的组成、语义的性质等越来越关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语言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例如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可读性...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2005
就叠音后缀的构成、语义形成的理据性、构词能力以及叠音后缀产生的原因等进行探讨,力求对叠音后缀作出较全面的阐释....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 来源:逻辑与语言学习 年份:1990
谓语中心即谓语中心语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的联合词组充当。对谓语中心的认识,关系到句子在言语交际中的使用价值。如果对谓语中心认识得深,修...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延新,许皓光,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1995
近年来的修辞著作,多把回环与回文等同,认为回文是回环的另一种称谓.例如:1982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士文著《修辞讲话》中说:“故意用‘往复’的语句形式表现两种事...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刘延新, 来源:满族研究 年份:1996
汉语中的满语借词概述许皓光,刘延新0东北是满族人民的故乡,是满语的发祥地。在满汉人民长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满族文化在汉族人民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语言方......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刘延新,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合用句是由几种不同句式的单句组合而成的单句形式.本文旨在探索这种句式的类型、结构和表义特点等....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刘延新,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对正在使用的全国高教自考教材(张斌主编)存在的瑕疵予以指正,涉及概念称代不一和定义有悖理据等数个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期刊论文] 作者:许皓光,刘延新,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本文通过对语调特点和范围的讨论,提出:动态性和多样性是语调的突出特点;语调应分为宏观语调和微观语调两类,这样才能把握语调的内涵和外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