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唐代中期诗学思潮由理想到写实的转向,以元稹、白居易为最突出标志。但稍前于元、白的张籍和王建的诗歌创作特别是乐府诗,实已具备了这一转向的最本质特征。张籍、王建的乐府...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词在进入文人创作领域之后,在渐趋雅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正统儒者所接受,理学家也都普遍染指词的创作,且对词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由此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理学家词学观与有别于宋词主......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正】 唐中期的贞元、元和年间,随着传统儒学的全面复兴,以儒家政教文学观为内核的文学复古运动亦蓬勃展开。对此,向来论者皆以建立儒家道统学说的韩愈为此一思潮的最高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7
北宋后期,宋代学术发展到极盛,但诸多学派在具体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并未掩盖作为一代学术的共性特征,在其思想深层其实都或隐或显地贯穿着理学精神。同时,宋代诗歌经过百余年发...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从张说的诗歌创作实践看,其围绕时代性主题为基点与核心的多样化表现特点,几乎可以视为那一时代各种艺术范式与类型的综融。张说对诗境构造方面的努力,尤其值得注意。一方面联系......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10
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并不全然像现代人所解读的那样,处于受夫权压迫的地位。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有母无父现象十分普遍。这其中透现出人类起源于女性的观念,同时也表明上古时代女...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2
在文学史上 ,“沈宋体”被视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其实并不确切。唐代律诗的成熟定型 ,经历了漫长的律化过程 ,沈、宋之前的四杰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与沈、宋同时的文章四友也...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7
唐代中期,以元稹、白居易为核心形成一个客观存在的诗派,在当时及后世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既以“元和体”特指“元、白诸公诗”.又单...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8
中国古代哲理诗三阶段的特征及发展轨迹许总在传统文化精神与民族思维方式的广泛涵盖与有力渗透的意义上,哲理智慧表现为对整个中国古典诗史的弥漫与辐射,而在哲学本体以及与特......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2
理学正式确立于北宋中叶,但发轫于唐代中期的新儒学运动乃至北宋前期的崇儒思潮可以视为理学的思想先驱.从韩愈、李翱、胡瑗、孙复、石介到范仲淹特别是欧阳修,都对理学家有...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1
宋诗至苏轼,已达艺术高峰,自无疑义。然而,苏轼对其后宋代诗坛的影响及诗风的规范,却远不及出自其门下的黄庭坚更为直接与有力。客观地看,黄庭坚不仅出自苏门,受到苏轼...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4
"以文为诗"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以散文化、议论化入诗,使传统文人诗体格出现重要创变;"以文为诗"作为一种诗学思潮,其涵盖唐宋两代的事实,又使唐宋诗史得以贯通与整合。"以文为...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正是以仕途挫折、遭贬出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疏离都城文化为契机,王维的诗歌创作从心理状态、创作环境到观察角度、构思方式等一系列衍变转化之中,形成更具个性化的意境创造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4
人生与心态:杜甫诗歌时代性特征的独特表现许总杜甫的一生,与时代联系至为紧密,他的全部诗歌创作,可以说正是那个盛衰巨变的特定时代的纪实与缩影。杜甫诗在唐代就被人称为“诗史......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1995
本文着重从谪居心态方面探讨柳宗元诗歌的诗境构造方式。主要对柳宗元谪居后与释门的交游方面进行深入考察,探索了其山水诗的思想根源,同时通过与韦应物等诗人作品的比较,阐...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1996
论元和诗歌变态美特征的形成与走向许总一就诗歌审美建构而言,至开天时代,以声律风骨兼备、情景交融、清新自然为主要标志的理想美已臻极致,表现为古典诗歌艺术进程顺向发展与诗......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6
论盛唐诗歌意境特征及其审美范式的形成许总江苏省社科院经过一百多年社会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发展的培育,以及文学传统的长期积聚,到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艺术达到了其高峰状态.从......
[期刊论文] 作者:许总,,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7
唐代中期的贞元、元和之际,为适应社会政治秩序的重建和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的需要,传统儒学得到新的阐释,从而促发思想革新和文风变迁,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儒家政教文学观的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