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许如根,,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05
本研究以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新近育成的9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相应保持系和9个恢复系为材料,于1999-2003年按NCⅡ设计配成7×4=28、5×5=25、7×5=35共计88个F1杂种,对株高、...
[期刊论文] 作者:吕超,许如根,,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份:2011
扬农啤8号系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以自育品种扬农啤2号为母本、以自育啤酒大麦品系苏农16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于2011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莫惠栋,许如根,,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8
数独是近年流行的一种益智游戏,其最常见模式是在一个9行×9列又再分成9区共81个小格的方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区都含有数字1~9,不重复。通过一般化地研...
[期刊论文] 作者:李英哲,许如根,,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份:2016
为明确大麦主茎穗与分蘖穗出穗差异及其对穗型的影响,以1个二棱大麦和1个六棱大麦品种为材料,考察大麦主茎穗和不同分蘖穗的出穗顺序及其穗部性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主茎和分......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黄志仁,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1997
通过对20个大麦品种(系)(16个二棱、4个多棱)的冠层性状及穗部经济性状的差异性及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除倒二叶、倒三叶叶面积及单株有效穗数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研究性......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志仁,许如根,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0
在1997-1999年的3年中,共测定了27个大麦品种(次)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并测定了其中7个品种的蛋白质组分及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大麦品种的蛋白质与氨酸含量在年份间有一定的变化,但各年中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黄志仁, 来源:麦类作物 年份:1999
本文通过对4个核质互作型杂种大麦及其亲本的酯酶同工酶、单株产量构成要主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核质互作型杂种大麦杂种优势的大小与亲本之间的酯酶同工酶的谱带差......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玲娟,许如根,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98
我市西部乡镇历来有种植甘蔗的习惯,特别是许巷乡,甘蔗面积有7500亩。随着我市春大豆(鲜食毛豆)生产的发展,三年来,我们进行了甘蔗套春大豆的试验示范,已套种400多亩。...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黄志仁,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志仁,许如根,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1999
通过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主要研究了不育的保持与育性的恢复;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三系及杂种不同时期酯酶同工酶的表现;开花性状;不同棱型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另外......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黄志仁,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1997
通过对12个大麦杂种组合F19个性状中亲优势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在株高,穗长,千粒重,穗下节长均表现为一致的正向中亲优势;着粒密度表现出一致的中亲负向优势。其余各研究性状的中亲......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黄志仁,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1997
通过20个大麦品种(系)间耐湿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湿害对参试各品种(系)的后期绿叶数,株高,穗长,穗下节长,每穗实粒数,单株粒重及千粒重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耐湿性较好而品种(系)为萎缩不如,苏......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志仁,许如根,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李恒贵, 来源:种子 年份:1999
本文对1994-1997年四个年份收获的18个大麦品种的72个样品的种子粒形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种子粒形既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麦籽粒选种,应选择籽粒宽度较大而长宽比较小的......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李恒贵, 来源:种子 年份:1999
本文对1994、1995、1996、1997四个年份收获的18个大麦品种的72个样品的种子粒形的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种子粒形既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对大麦籽粒选种时,应选择籽粒宽度较大而长宽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李忠芹,等,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2002
通过对我院从加拿大引进的大麦新品种ALBANY(暂命名为“扬引一号”)的特征特性及不同播期的产量、穗粒结构、茎蘖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扬引一号幼苗半葡伏、叶色深,冬前分蘖性较弱......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吕超,黄志仁,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2002
1选育经过为进一步提高饲用、食用大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我院大麦室于1985年以高产抗倒大麦"泾大1号"与国外引进高蛋白高赖氨酸大麦"Hiproly"配制杂交组合,采取系谱法,经过多...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志仁,许如根,吕超,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2001
江苏省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大麦产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啤麦生产基地,曾为我国生产出大量的啤麦原料.然而由于我省啤用大麦没有专用的品种以致影响到大麦原料的啤用品质.直到上...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志仁,吕超,许如根,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许如根,吕超,黄志仁,,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份:2007
优质高产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5号(原代号为苏B0306)系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于2003从如东6109×苏农22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属于弱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于2006年8月通过江苏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