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年份:1996
五输穴首出于《内经》,其中有关五输穴的应用也记载的很多,笔者认为对针灸临床很有指导意义,故整理分析如下。一、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选用五输穴: 1.病在五脏者取阴之荥、...
[学位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年份:2005
“逆灸”即在机体健康无病、疾病发生之前或疾病发展轻浅之时,预先应用艾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促进健康、保健延年、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减轻随后疾病...
[期刊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1996
选择具有喘息、喉鸣症状的支气管哮喘或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分别电针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列缺、丘墟、肺俞,观察了7穴对咳喘患者即刻平喘作用的特异性,结果肺俞平喘效......
[期刊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1997
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大脑皮层是“巨刺”效应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巨刺”的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是多层次的,其效应的产生是各级中枢整合和相互作用的结......
[期刊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9
根据中医"五行互藏"、"五脏互藏"理论、中医"气"及针灸穴位的"调气"内涵、神经-内分泌-免疫物质的共享、成体干细胞的"转分化"和"去分化"及细胞的全息性提出"穴脏相关-物质调...
[期刊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年份:2001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然而,同篇又指出:"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后世又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这说明十二经脉...
[期刊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来源:2004年全国腧穴应用与研究学术大会暨针灸教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问题的一种试验设计方法,自1970年在我国推广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科研领域.在中医领域,正交试验在中药学...
[会议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暨针灸医学由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本文从一例耳鸣伴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在足临泣穴出现特殊的皮炎反应,论述了经络现象在胆经循行部位的体现,并从经络角度分析了足临泣、带脉、耳三者的特异性联系及胆经标本......
[期刊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年份:2000
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即肝有病的时候,可反应在颈项.临床可见一些颈项疼痛或颈项强硬的患者,辨证属于肝郁气滞型,在针灸治疗的时候以舒肝解郁法选穴常可取得很...
[会议论文] 作者:甄飞,解秸萍, 来源:2015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年份:2015
  急性腰扭伤有着复杂的病理变化,涉及腰痛中多个诊断病名,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文献在其病理、针刺治疗的适应症方面比较笼统,造成临床结果缺乏科学性,影响了对其疗效的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解秸萍, 李晓泓,, 来源: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 年份:2001
1 对“输主体重节痛”含义的认识 输穴是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主要分布在掌指或跖趾之后和腕踝关节部。其主治的特点,后世多从《难经·六十八难》“输主体重节痛”,意...
[会议论文] 作者:田珊珊, 解秸萍,, 来源: 年份:2016
奔豚气病发作时,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至胸或咽,令人痛苦不堪,与现代医学的胃肠神经官能症类似。笔者跟随导师在门诊选取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治愈奔豚气患者1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泓, 解秸萍,, 来源:中国医药学报 年份:2003
“新九针”是原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师怀堂医师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内经》古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九种针具。它虽源于古九针,但在外形、...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泓, 解秸萍,, 来源:北京中医 年份:2003
“节气灸”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方法。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防治思想。本文作者从“天人相应”的角度分析了自然界时令节气的阴...
[期刊论文] 作者:解秸萍,李晓泓,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7
对近年针灸预处理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规律和机理进行了探讨,总结如下:①针灸预处理的效果和穴位特异性、针灸介入的时机、方法、处理的时程等因素有关,预适应持续的时间有规......
[会议论文] 作者:解秸萍,李晓泓, 来源:2003年全国腧穴应用与研究学术会议 年份:2003
通过文献研究,对丰隆穴化痰作用的渊源和穴性进行了论述,同时从肺胃、免疫、脂质代谢、脑肠肽的角度对丰隆穴的化痰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黄建军, 解秸萍, 付平,, 来源:针刺研究 年份:2006
本文讨论了腧穴的深度与针刺深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腧穴的深度取决于经脉所在位置的深度;虽然腧穴的深浅决定针刺的深浅,但针刺深度不能等同于腧穴的深度,针刺的深度也不应以...
[期刊论文] 作者:黄建军,程凯,解秸萍,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2009
为了腧穴定位的标准化和针灸教学的规范化,便于临床医疗应用及国内、外针灸学术交流,1989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组织全国有关方面的专......
[会议论文] 作者:李蔚,解秸萍,胡红, 来源:2005年国际针灸技法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电针参数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探讨不同的电针参数,如频率、波型、电流强度、刺激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它们对于针刺作用的影响,为临床中电针的使用提供更好的提供指导。......
[期刊论文] 作者:贾君君, 陈旭, 解秸萍,,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06
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从临床、动物实验、现代机理三方面进行论证。临床研究方面,无论是临床表现,还是中医中药、针灸的治疗都体现了肺与大肠的相关性。动物实验多从肠损伤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