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裴连魁,梁炳生,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1997
1987年7月 ̄1994年6月,对21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采用神经移位修复。其中复合移位4组神经者1例,3组者6例,2组者9例,1组者5例。术中发现臂丛神经变异1例,对4例合并锁骨下动脉损伤者,在神经移位的同时进行血管......
[期刊论文] 作者:裴连魁,梁炳生, 来源:山西临床医药 年份:1995
通过200例手外伤病人心理学的探索性研究,总结了在临床工作中研究手外伤病人心理变化的方法,进行了心理分型,提出轿正缺陷性心理的措施并提出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讨论了为进行手外......
[期刊论文] 作者:裴连魁,梁炳生, 来源:山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2
实践证实手足部的感染伤口,愈合过程较长,有时可长达7~8个月,甚至1年以上不愈合。由于长期炎症存在,反应性渗出、水肿、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愈合的瘢痕太多,严重地影响了手足...
[期刊论文] 作者:裴连魁,梁炳生, 来源:山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裴连魁,梁炳生, 来源:中国骨伤 年份:1996
本文对臂丛根性撕脱伤,进行了手术前后的功能数字测定,作出了符合临床实际的系列化功能数字,此法对治疗效果的评定和伤残病人的都是一种定量测评的方法,比单纯叙述要规范,客观,明了......
[期刊论文] 作者:裴连魁,梁炳生, 来源: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1995
臂丛损伤治疗62例分析报告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裴连魁,梁炳生,王东,廖平川,高平,张登峰臂丛损伤近年来国内有较多的临床资料报道,但在诊治方面目前仍有较多问题,需进一步探讨。自1987年......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军,裴连魁,梁炳生, 来源:实用手外科杂志 年份:2001
目的建立端侧吻合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实验模型.方法选用体重为180g~200g的Wister大白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每只右侧神经外膜开窗(0.2cm×0.2cm),左侧外膜未开窗....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军,裴连魁,梁炳生,, 来源: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年份:2001
近年来,关于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研究工作发展很快.本文就其实验研究、侧支发芽理论、临床应用及前景作一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梁炳生,裴连魁,马迅,陈德松, 来源:实用骨科杂志 年份:1994
本实验研究证实静脉皮瓣的存活率随营养血管血压的升高而增高,其成活原因是静脉系统的血液可以流入毛细血管内,完成物质交换。而静脉皮瓣的回流,早期与组织的渗出和漏出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梁炳生,裴连魁,马迅,陈德松, 来源: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1995
本实验研究证实静脉皮瓣的存活率随营养血管血压的升高而增高,其成活原因是静脉系统的血液可以流入毛细血管内,完成物质交换。而静脉皮瓣的回流早期与组织的渗出和漏出有关,以后......
[期刊论文] 作者:裴连魁,梁炳生, 张秀清,焦艳军, 来源:山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4
以各种方法引产的3~5个月的胎儿,颈部、腋窝、上臂内侧、腹股沟、大腿、窝、小腿以及胸腔等处,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分离,都可找到相应部位的知名血管,测量其口径,多半为0.4mm~0.8mm左右,经反复切断......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军,裴连魁,梁炳生,史其林,顾玉东,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03
目的为临床提供端侧缝合与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损伤疗效优劣的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 大鼠36只,按术后取材时间分为1、2、3个月组,每组12只. 按手术方法分为2 组.(1) 端侧缝合组(前肢右侧):于臂丛内侧束远端外侧外膜上开窗,将桡神经远断端和内侧束开窗处作外膜端侧......
[期刊论文] 作者:裴连魁,梁炳生,尹芸生,廖平川,王东,高平,张登峰,宋生彪,, 来源:实用骨科杂志 年份:1995
1988年1月~1993年12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56例。由于损伤情况不同,采取了电刺激疗法及包括神经松解、神经移植和神经移位等手术方法。经复查总结,资料完整者48例,其效果较满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