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4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裴大洋,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3
1993年6月5日,陕西师大召开了“陕西师大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成立暨三秦文化学术讨论会”,斯维至、黄永年、赵吉惠、赵文润、周伟洲、王玉樑、赵馥洁、任大援等6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集中就三秦文化的界定、特点等问题,开展了广泛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
[期刊论文] 作者:裴大洋,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1993
【正】 知行统一观,是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特别突出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他把唯物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深刻地论述了...
[期刊论文] 作者:裴大洋,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知行统一观”是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知行的辩证统一就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其基础是实践;知行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知和行统一的过程是辩证的、发展的,也是具体的、历史的。知行具体的历......
[期刊论文] 作者:裴大洋, 来源:天津师大学报 年份:1985
【正】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盫,又名巩祚。晚清人,逝于鸦片战争的第二年(1841年)。按他生活,学术活动的年代来说,本不属近代;但是,由他开创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变易”进步...
[期刊论文] 作者:裴大洋,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关于孟子哲学的性质问题,学术界大致有五种意见:第一,主观唯心论。这是解放以来最通行的一种意见。几本有影响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如冯友兰先生、任继愈先生、肖(?)夫先生等主编的教科书,都持这种意见。第二,“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也有客观唯心主义天命观的......
[期刊论文] 作者:裴大洋,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认识结构是人脑中全部概念范畴的总和及其联结方式。认识结构区分为感性认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结构两大层次系统。认识结构不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后天建构起来的。认识结构在人......
[期刊论文] 作者:裴大洋, 来源: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年份:1994
ThissymposiumwasheldAugust21-24,1991inMeixiancounty,Shaanxiprovince,thehometownofthisNorthernSongdynastyphilosopher.CosponsoredbytheShaanxiProvincialAssociation...
[期刊论文] 作者:裴大洋,,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2004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大师,而且又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体化为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方法论大师。毛泽东关于方法论的理论是一个丰富的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裴大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1
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哲学学会,宝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哲学学会,眉县县委等单位发起的第一次"全国张载哲学及关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1日至24日在张载故里陕西省眉县召开。全国各地60多名学者云集太白之阴,参加了这次盛会,提交论文60余篇。中共中央顾......
[期刊论文] 作者:康绍周,裴大洋,,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年份:1987
考察主体客体及其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注重的问题:从哲学基本问题上讲,主体相当于精神,客体相当于物质;从认识论角度讲,主体相当于主观,客体相当于客观;从社会实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