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4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裴华东,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年份:2007
细菌染色体DNA复制起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复制起始蛋白DnaA顺序结合到复制原点oriC中特定的识别位点(DnaA Box和AT-rich region),继而形成开放性的复制起始复合物(...
[会议论文] 作者:裴华东, 来源:2016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前沿暨第四届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 年份:2016
  Gemcitabine is currently the leading therapeutic for pancreatic cancer treatment.Despite recent advances in various chemotherapeutic regimens and in the dev...
[会议论文] 作者:裴华东,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9年全国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裴华东,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2004
本文主要分析了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环保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环保企业竞争能力的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秦伟捷, 裴华东, 来源:科学新闻 年份:2018
[会议论文] 作者:张昊星;刘海龙;裴华东;, 来源: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5年全国学术大会 年份:2015
  DNA双键断裂(DSB)是最严重的DNA损伤,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它的修复途径包括同源重组(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两种方式.细胞如何调控和选择这两个途径,一直是D...
[期刊论文] 作者:章必成,裴华东,宋启斌, 来源:肿瘤学杂志 年份:2021
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包括从晚期NSCLC的二线治疗走向一线治疗,并扩展到局部晚期NSCLC的巩固治疗、早中期NSCLC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从全人群覆盖过渡到精准人群选择;从单药治疗扩展到联合......
[期刊论文] 作者:赵圆圆,朱跃,裴华东,陈亚丽, 来源:军事医学 年份:2019
目的 探讨yes相关蛋白(YAP)精氨酸甲基化修饰对Hippo通路激活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并纯化FLAG-YAP,通过质谱鉴定YAP的精氨酸甲基化修饰及其修饰...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群,陈亚丽,肖冬光,裴华东,,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14
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细胞衰老在肿瘤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内在机制,通过全基因组shRNA文库筛选出与之相关的MTMR2(Myotubularin-related protein 2)基因,并通过...
[会议论文] 作者:高山山,张士猛,裴华东,周平坤, 来源: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 年份:2015
[目的]研究C4orf2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其是否在辐射及DNA损伤药物处理后在DNA损伤位点形成定位,参与DNA损伤修复.IR处理ATM-/-、RNF8-/-、53BP1-/-、MDC1-/-特异性敲除的MEF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研究其参与DNA损伤修复的......
[会议论文] 作者:刘景芳, 李洁, 裴华东, 周坚, 向华,, 来源: 年份:2004
ECF(Extracytoplasmic function)σ因子是一类重要的与环境压力相关的转录因子,属于σ70家族,它通过膜上与之相互作用的anti-σ因子感知环境信号的变化,指导RNA聚合酶从转...
[期刊论文] 作者:朱跃, 彭昌民, 陈亚丽, 杨晓明, 裴华东,, 来源:军事医学 年份:2004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靶向精氨酸甲基转移酶3(PRMT3)的基因编辑质粒,建立prmt3基因稳定敲除的A549细胞株,检验prmt3基因敲除效率及其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
[期刊论文] 作者:任媛媛,戴秀玉,周坚,刘景芳,裴华东,向华, 来源: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年份:2004
分离克隆了腾冲嗜热杆菌(Thermoanaerobacter tengcongensis)海藻糖磷酸化酶(TreP)的编码基因(treP),该酶可催化以葡萄糖和α-1-磷酸葡萄糖为底物的海藻糖合成反应及其逆向的分解反应.反向mRNA点杂交实验表明,腾冲嗜热杆菌中treP基因在高盐胁迫条件下表达量增加......
[会议论文] 作者:高山山[1]张士猛[1]裴华东[2]周平坤[1], 来源: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 年份:2015
  [目的]研究C4orf2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其是否在辐射及DNA损伤药物处理后在DNA损伤位点形成定位,参与DNA损伤修复.IR处理ATM-/...
[会议论文] 作者:裴华东,陈亚丽,刘海龙,常青,张浩兴,胡兆华,田青松,彭昌民,蒋沛,李新志, 来源:第6届icBEST/isDDRHD国际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技术大会 年份:201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