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尚赞,袁西亚,, 来源:技术与创新管理 年份:2008
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设新型的数字化矿井,我国煤炭企业及单位将趋向采用空间数据库管理测绘资料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辅助高效快速决策。本系统从实际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入手,基于ESRI所提供的空间数据引擎以及组件式产品MO......
[期刊论文] 作者:何涛, 李成才, 袁西亚,, 来源:陕西煤炭 年份:2012
介绍了利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对大佛寺煤矿各生产系统的危险源进行了辨识与分析,为矿井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赵强,武光辉,袁西亚,, 来源:陕西煤炭 年份:2012
针对孟村煤矿主副井井底相向贯通的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徕卡全站仪、GPS、陀螺经纬仪定向,测量数据采用测量软件处理,实现了主副井高精度贯通,为相似条件井巷贯通积累了经验。...
[期刊论文] 作者:惠东旭,王春刚,袁西亚, 来源:陕西煤炭 年份:2003
通过与矿区其它观测站成果对比的方法,分析508观测站地表沉陷的过程和结果,得出类似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特点,为类似条件下"三下"采煤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会议论文] 作者:武光辉,袁西亚,何涛,许永刚, 来源:煤矿安全 年份:2015
本文从高瓦斯冲击矿压煤层高冒区自然发火的原因出发,从采动影响、通风、传热等方面详细阐述胡家河矿402103回风顺槽高冒区浮煤产生的原因。针对胡家河矿103回风顺槽高冒区高...
[会议论文] 作者:许永刚,付田田,武光辉,袁西亚, 来源:陕西省煤炭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3
  针对立井冻结法掘进时冻结孔环状空间所带来的水害隐患及现有灾害防治技术的不足,首次提出了通过在有利地层施工环形措施巷,并结合插管引流注浆,在原冻结管位置形成一个环状......
[会议论文] 作者:付田田,武光辉,袁西亚,许永刚, 来源:陕西省煤炭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3
  采用全深冻结凿井法施工,冻结期结束后,贯穿井筒的冻结孔与冻结管之间都可能形成水力联系导水通道,将立井从地面到井底所有的含水层连成一体,形成井筒水害威胁。本文以孟村矿......
[期刊论文] 作者:闫鑫,侯恩科,袁西亚,郝宝利, 来源:陕西煤炭 年份:2019
导水裂隙带高度是煤层顶板水害防治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胡家河煤矿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4#煤层,在采放高度达到13m时,应用"三下规范"中两个公式计算出的导水裂隙带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郝雷,武光辉,袁西亚,许永刚,余智秘, 来源:陕西煤炭 年份:2015
顶煤回收率偏低一直是困扰综放开采的一个核心问题,提高综放工作面顶煤回收率对实现综放开采高产高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胡家河煤矿401102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对顶煤破...
[期刊论文] 作者:韩彦姣,张晔,金光,王金涛,袁西亚,,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份:2014
风管作为气流传输通道被广泛用于通风、排烟领域。传统的风管,其制作材料多以镀锌钢板、不锈铜板为主,其外表通过包裹离心玻璃棉、聚乙烯泡沫塑料或橡胶海绵等作为保温层。这类......
[期刊论文] 作者:胡晋山,何宗宜,康建荣,袁西亚,, 来源:中国矿业 年份:2009
山区地下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情况十分复杂,采动坡体的稳定性不仅跟地质采矿条件及覆盖岩性质有关,还跟采动程度、地形地貌、坡体形态、岩(土)性质、浅层构造等因素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余智秘,刘沛林,张联队,武光辉,袁西亚,, 来源:陕西煤炭 年份:2012
胡家河矿首采工作面运输巷掘进中顶煤突然变薄,根据煤层情况,判断其为古河床冲刷带。利用地质探孔钻探,确定了冲刷带产状及影响范围,经过对巷道坡度调整,顺利通过了煤层冲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