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袁蓉荪,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2013
史书记载,乾隆43年,皇帝专门下诏,派使者前往泸州府,保护一座隐藏在偏远山区的龙桥。  尽管摄影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但也仅仅走访完泸县141座龙桥中的一大半。  多年的拍摄经历使我常常感叹,有时候命运就像是一扇门,在亲手推开这扇门之前,谁也不知道它背后有怎样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蓉荪,, 来源:现代艺术 年份:2017
平生第一次和石刻亲密接触,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事了。表叔骑着当时成都还不多见的雅马哈125型摩托车,去看大足石刻。那时,重庆还属四川,川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还...
[期刊论文] 作者:袁蓉荪,,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5
一次偶然的不期而遇,冥冥中被莫名的好奇心驱使,我顺着乡村土道走向龙脑桥,发现这是一座建造于明代洪武年间非常美丽的石雕龙桥。后来得知,在四川省泸县,境内至今仍有明清龙...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1
与北方与中原著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石窟比起来,大足石刻有着独特的魅力与文化内涵。佛教石窟艺术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巴蜀,融入了独特的巴文化之中,诸如牧牛、沽酒、习武、...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 来源:人与自然 年份:2009
在云南会泽县,有一门制作斑铜器的手艺,说是手艺,却同赌玉一样,令人经历着一贫如洗与一夜暴富的跌宕。侥幸出炉的斑铜作品,历来被视为至宝,只有达官贵人、商贾富豪才敢问津。幸运的......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2
时至清代,剑川木雕已日臻成熟,一批批剑川木匠哼着《出门调》离开故土,远赴贵州、四川、广西,甚至更远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谋生计,这个木匠迁移潮大约持续了两三百年之...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 来源:西南航空 年份:2009
在云南会泽县,有一门叫斑铜的手艺,说是手艺,却同赌玉一样,令人经历着一贫如洗与一夜暴富的轮回。侥幸出炉的斑铜,历来被视为至宝,只有达官贵人、商贾富豪才能问津,一件5厘米...
[期刊论文] 作者:袁蓉荪,杨博,,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2
《中国西部》:请问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摄影的,能谈谈你的摄影之路吗?袁蓉荪:喜欢摄影是在高中时候吧。记得1978年暑假,成都猛追湾游泳场请我去画冷饮店的宣传画。至今还怀...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 来源:西南航空 年份:2010
跨越了道路的瓶颈,四川唐代石窟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涪江、嘉陵江、岷江、沱江、青衣江岩壁上处处生花。唐代的四川,出现了夹江千佛崖,蒲江飞仙阁、大邑药师岩、丹棱郑山—刘嘴...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0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玉蟾山,凿有佛像400余尊,就数量而言,可谓寒酸,不过,这里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明代佛教摩崖石窟群。南宋末年,蒙古铁骑攻入四川,大足宝顶山的工匠四散逃亡,四...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2
中原的佛教石窟,往往不乏皇家血统,规模庞大,密如蜂巢,高高在上,接受着人间膜拜,人们必须仰起头才能瞻仰;而丹棱石窟,你得俯身低头,拨开草丛才能找到。佛从中原走到丹棱,已彻...
[期刊论文] 作者:袁蓉荪(文/摄),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2019
巴蜀大地上有着数量众多的石窟造像,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外,还有石窟和石刻500多处,它们大多散落在田野间无人识。如此多的石窟该如何保护?摄影师袁蓉茹13...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2015
四川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说起道教,鹤鸣山是不得不提的。东汉顺帝时(126—144年),道教始祖张道陵听闻蜀地民风淳朴,遂与弟子入鹤鸣山传道,凡入道者,需交米五斗,因此也称“五斗米道”。......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2015
石窟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在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佛教石窟;如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当人们沉迷于佛教石窟所带来的外来佛教文化时,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摄影),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1
与北方与中原著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石窟比起来,大足石刻有着独特的魅力与文化内涵。佛教石窟艺术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巴蜀,融入了独特的巴文化之中,诸如牧牛、沽酒、习武、...
[期刊论文] 作者:袁蓉荪(摄影),杨博,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2
《中国西部》:请问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摄影的,能谈谈你的摄影之路吗?袁蓉荪:喜欢摄影是在高中时候吧。记得1978年暑假,成都猛追湾游泳场请我去画冷饮店的宣传画。至今还怀念那......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图), 来源:西南航空 年份:2009
在云南会泽县,有一门叫斑铜的手艺,说是手艺.却同赌玉一样.令人经历着一贫如洗与一夜暴富的轮回。侥幸出炉的斑铜,历来被视为至宝.只有达官贵人、商贾富豪才能问津,一件5厘米的斑铜......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图), 来源:西南航空 年份:2010
跨越了道路的瓶颈,四川唐代石窟如雨后春笋一股,在涪江、嘉陵江、岷江、沱江、青衣江岩壁上处处生花。唐代的四川,出现了夹江千佛崖,蒲江飞仙阁、大邑药师岩、丹棱郑山一刘嘴、资......
[期刊论文] 作者:余茂智,袁蓉荪,, 来源:西南航空 年份:2011
春风骀荡,窗外的树就绿了,而我的目光却流连于窗内书桌电脑上的一帧帧摩崖佛像。它们诞生于魏晋、唐、五代、宋,甚至更早的年代;它们来自广元的千佛崖、皇泽寺,邛崃的石笋山...
[期刊论文] 作者:萧易,袁蓉荪(摄影), 来源: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2011
佛教从印度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人中国一路上留下了诸多精美绝伦的石窟造像.从新疆克孜尔石窟到敦煌莫高窟云闻石窟龙门石窟.盛唐以后北方石窟相继衰落四川和重庆则接过了石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