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5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怀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9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任何其他的基本法律包括港、澳特区的基本法都要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香港特区《基本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2011
民主、法治、人权是宪政的三大基本要素。作为一个独特的政治文化概念,民权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宪政文化相互碰撞、冲突及融合的结果。民权与人权在权利范围、价值取向...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司法文化是司法体制改革关涉的重要内容。对司法文化进行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法律职业共同体职业伦理指标、先进司法理念指标、司法职业规范指标以及法治知识的传播指标四个方...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10
申诉权作为公民一项基本的宪法性权利,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申诉救济机制作保障。目前行政申诉作为解决行政争议、保障公民申诉权的重要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修改立法,统一...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辛亥革命不但结束了清朝统治,随之倒下的还有存在了两千年之久的帝国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宪政试验田。《临时约法》确立的主权在民...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2
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阵痛中剧变的世纪,它艰难地孕育着中国由传统向近现代转型的诸种可能进路。议会政治是近代西方出现的一种民主政治形态,西方议会思想舶入中国的历程是初入...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0
随着《世界人权宣言》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式进入了人权时代。具有普适性价值的人权最初产生于西方,主要原因有: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是人权产生的经济动因;二元分立的理...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近十年来,我国对优化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已进行了多次部署,作为司法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司法政策理应纳入改革的视角。司法政策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司法政策所具有的效...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4
司法政策是司法体制的重要内容,评价司法政策涉及到司法政策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以及司法政策制定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司法政策的稳定性、司法政策的规范性等六个...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由军阀权力控制出台的《中华民国约法》一直是后人批评的对象。军阀立宪反映了中国自有"法统"以来,传统一元权力思维模式自上而下传递的实质没有发生改变。反思以军权政治为...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05
由于身份的错位、经济权益的缺位等造成了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2005
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和谐社会的建立,关键在于制度创新.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是公民充分自治的社会;是法律至上的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7
缺少人权精神的传统文化对宪政建设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专制等级政治形态、义务本位的传统价值观窒息了人权精神的生成.改造传统、培育人权精神是建...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求索 年份:2005
实现政治文明的基本方式是法治,程序正义是实现法治社会的根本之路。国家通过对立法、司法、行政和宪政等方面的合理、正当的程序设计来体现和保障政治文明建设。...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2010
法治是通过法律对政治权力进行制约和控制的一项原则。法治的形成率先归于中世纪法律之上观念及其对现代自由的影响。法治意味着一系列的价值和以价值为基础的原则,它们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司法生态是司法体制改革涉及的重要内容,对司法生态的评价主要包含三类指标,分别为司法主体的法治表现指标、法治的地位指标以及公民的法律信仰指标。对以上三个方面指标的考...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作为权利启蒙的物权是现代社会人权的物化表达。《物权法》基本精神是对基本人权中财产权的一种平等保护。如何防止公权力对公民基本财产权的侵犯是《物权法》实施中需要着重...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的最大特点是围绕如何进一步保障人权来进行制度设计."人权"概念的首次入宪将推动我国民主宪政事业的重大发展;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正】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的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得出了诸多不同的结论。但是真正把人的本质问题研究提高到新的阶段的,则当推马克思。目前学术界对“人的本质”的提...
[期刊论文] 作者:袁兵喜, 来源:求索 年份:2008
近代中国出台了多部宪法文本,但产生实效的宪法却很少,基本上都处于虚置状态。对西方宪法观念与宪政价值的误读和曲解是重要的思想原因;而自上而下的有限观念启蒙又违背了宪政发展的自然规律;多元对抗社会结构的流产成为近代立宪失败的直接现实原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