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武当道乐曲目相当丰富,仅在山上宫观和谷城县火居道两处就搜集到一百多标题各异的曲目。这些曲目从标题上看,宗教性质的占绝大多数。“韵子”(即声乐曲)部分,包括“课诵...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章基于局内人的认识角度和道内文献资料 ,考辩道乐文献《玉音法事》的名实。批驳了前人“王言斋醮仪”的题解和“斋醮仪中吟北宋帝御制道词”的定性 ,提出其题名是两个等价...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08
本文基于"韵"与"韵味"概念古今意义断裂的现象,对"韵"范畴发展史及基本属性作了较完整的研究厘清,认为"韵"是"韵味"等衍生词的本源。它始于音乐,臻于美学,附于佛道音乐,在"万...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概况《玉音法事》是道教音乐史上第一部词谱兼备的经韵词曲总集,囊括了自东晋以来历代流行的道教仪式经韵,收载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雕板印行的《政和万寿道藏...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章较详解读南宋仪式音乐文献《上清灵宝大法》,并以黄策斋、传度仪等仪式音乐为重点研究其涉及的灵宝斋音乐之古今演变概貌,指出在新旧仪式的融合与变革中,情节性的新潮斋...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9
引论分类法作为对资料进行去芜存着而达到对有关对象获得系统性认识的第一步,乃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我国民族音乐学在漫长的分类历史中,虽已有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然而,迄...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1998
人们但知道教音乐风格独特,通异于世俗音乐,但却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从宏观简约的理论高度加以把握,其原因是对道教的音乐观尚无所知。本文以道教经典文献为据,从局内人的角度,对道......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9
我在武汉音乐学院杨匡民教授麾下读硕士的年头,曾赴川鄂湘黔桂五省采风,为了备忘,择所见所闻之要者作了日记。岁月如流,近日闲来翻检旧箧,竟见当年采风日记尚存,卧榻读来,倒...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8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其文化特征自然也就不同,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模式。每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在与其它民族相互交往...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川东南綦江县的苗族约两千多人,仅占全县总人数千分之二,分布于赶水、石(石豪)两区,其地为海拔一千四百米左右的高寒山区,紧邻地广人稀的贵州山地.据家谱记载,綦江苗族...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7
回顾近30年道乐研究的前沿进展,精选在推进学术进程、逼近道乐面貌和本质上具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分类摘要点评,以考镜其创新之源流,展示其学术进展之概貌,理清其研究进程的脉...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02
引言道教历史上形成的繁多道派在教理教义和弘道行法上各有不等差异,但在科仪音乐上却始终奉行一个相对统一的主流传统,体现出纷繁时空变迁中内核的稳定性。这个独特音乐现象尚......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03
金秋十月,由南京师大音乐学院和音乐教育研究所发起并主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在宁召开(图片见封二)。全国各地音乐学院、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综合大学及...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如同道教思想的形成一样,道乐的构成也有其很强的包容性和复杂性:其一,道乐并非单一风格体系,而是雅与俗、宗教性与民间性、超地域性与地域性等多种不同风格的复合体;其二,在...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08
“施食”是道教最盛行的仪式音乐之一,滥觞于隋朝,沿用至今。清代《广成仪制》收《青玄济炼铁罐施食》是首部记录较详的全真派施食仪式文献。本文对之进行摘、译、析,查明其...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08
本文基于原始史料的分析,从科仪与音乐两方面对明代御制斋醮音乐的面貌和性质进行剖析并确认:它是上层统治者唯意志论的产物,其仪范部分是对传统道乐的极大简化,乐章则属雅乐...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4
本文拟以DD理论为指导,并根据在对武当山道乐的分类中所得出的一些经验和认识,对中国道乐的分类提出初步构想。 在分类标准(即参数)的架构上,打破传统单一的标准的分类...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06
本文对汉魏东晋时期的道教音乐史料进行了辑录和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较原始可靠的一手材料和研究观念。本文认为,这些史料反映出这个时期属于正统道教音乐正式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14
本文通过重庆市彭水县两首由汉族苗族唱的"娇阿依"调的形态学分析,论证民歌旋律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印象凝结,是保留民族特征最顽强最明显的要素之一的观点。认为分析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蒲亨强,,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86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川黔边结合部地区,人口近300万。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声调系统近似西南官话。由于土汉民族长期杂居和相互影响,目前土家民歌已与当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