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人对现实的关系,除了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等关系之外,还存在着审美的关系。新石器时代,人类还处在原始的阶段,制作非常简单,可是从他们遗留下来的用具和陶器中,我...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四、阴阳五行与五声、六律、八音春秋时具有唯物主义观点的思想家,不仅用阴阳五行来解释音乐的性...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正】 (一)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和美学遗产,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美学却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西方介绍过来的.最初,比较有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的,是...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6
我感到,知识要积累,要向老专家学习,固然很重要;但知识结构要改革,要更新,在我们这个时代似乎更为重要.我们要把继承与改革、把知识的积累与更新,统一起来,为开创和繁荣...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汗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段话,首先说明了“礼”起源于上古时代日常生活的饮食之间,并...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8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需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0
蒋孔阳先生是中国当代享有盛名的美学大家。他毕生致力于美学、文艺学的研究和建设,在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西方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及中西比较美学领域都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2
目前是原子能和电子化的时代,整个地球已经打通了。从中国到日本,只要两个多小时的飞机;从中国到美国,也就是从东半球到西半球,只要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在这样一个世界当...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4
《乐记》在我国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史上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它所包容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了分析研究,认为:《乐记》是由汉初儒者搜集、整理、编辑而成的,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我是学文艺理论的,虽然没有学好,但却读过一些这方面的书.我觉得,凡是好的文艺理论著作,差不多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知识面宽,内容丰富,读的时候,就像采矿一样,让人不断地有新...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58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的,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因此,在有关文学的各种问题中,形象和形象性的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文学中...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0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出版后,立即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它不仅是我国学者所写的第一部这方面的著作,而且就我所接触的不多的外国学者所写的这方面著作来看,在体系的...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国古代的艺术和美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由于它们深受宗法礼教与小农经济的影响,因而表现出许多有别于西方的特点。中国从殷周时代开始,就是一个大一...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7
美离不开人,因而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但抽象的人的本质概念,不能成为美;人的本质转化为具体的生命力量,在“人化的自然”中实现出来,对象化为自由的形象,这时才美。对于...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7
(三)自然的人化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什么对象能够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呢?我们说,整个大千世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都是人类的对象。它们都是马克思说的:“...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3
历史是复杂的,文学是复杂的,因而作家与作品也是复杂的。不仅思想的内容与艺术的风格各不相同,而且所起的历史作用也很难用一个框框来套。但大致说来,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与作品,却又不外两种主要的类型;一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叫人百读不......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2
【正】 1979年,我应邀到安徽大学去讲课。讲的题目之一,是《什么是美学——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稍加整理之后,发表在《安徽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上。后来又作了一些修...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2
大学时,我读的是经济系。但我对经济系的课程,一点不喜欢。因此,我经常跑到图书馆去,任凭我的兴趣,阅读文史哲方面的书籍。我的学习,就是从兴趣开始的,这样做,有其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蒋孔阳,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3
【正】 陶渊明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杜甫说:“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这说明了诗人们对自然的美,是多么向往!席勒曾从理论上指明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