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14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蒋如斌,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13
闪电(也称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剧烈放电现象,其强大的放电电流和电磁辐射、通道高温等对地面和空中目标物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要对其进行科学防护,必须准确了解其发生发展过程的放......
[期刊论文] 作者:蒋如斌,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18
“我要瘦成一道闪电!”为了更美,总有妹子立下此等减肥目标。闪电真的细如一条线吗?并非如此,你不信?来来来,咱用科学研究告诉你答案。  闪电通道的直径其实并非一个易于获取的参数,由于闪电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且强烈的电流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直接探测简直就是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蒋如斌,刘冬霞,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21
“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陆游的诗句反映了人们自古以来对雷电现象的好奇与想象.对于雷电的认识、防护甚至未来的利用,至今仍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而人工引雷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rn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雷电研究团队日前在海南......
[会议论文] 作者:王志超,蒋如斌,郄秀书, 来源: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2014
利用高速摄像和同步的闪电快电场变化资料分析了一次由附近自然正地闪云内放电过程触发产生的高塔上行闪电,分析发现高塔上行正先导发生在相关的正回击之前79.92ms,正回击接...
[会议论文] 作者:蒋如斌,郄秀书,杨静,王彩霞,赵阳, 来源: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1
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自2005 年开始实施,至2010 年,共成功触发负极性闪电22 次。本文分析了触发闪电中有实测电流结果的23 次ICC 脉冲和63 次M 分量,并对电流波形参数进行了统计。从电流波形上看,ICC 脉冲和M 分量均呈相对对称的V 型,且二者均发生在相对平稳的背景......
[会议论文] 作者:王志超,王宇,蒋如斌,郄秀书,王彩霞, 来源: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4
利用高速摄像和同步的闪电快电场变化资料分析了一次由附近自然正地闪云内放电过程触发产生的高塔上行闪电,分析发现高塔上行正先导发生在相关的正回击之前79.92 ms,正回击接...
[会议论文] 作者:王志超,蒋如斌,王彩霞,王宇,郄秀书, 来源: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4
利用高速摄像和同步的闪电快电场变化资料分析了一次由附近自然正地闪云内放电过程触发产生的高塔上行闪电,分析发现高塔上行正先导发生在相关的正回击之前79.92 ms,正回击接地点距高塔距离为5.77 km.同时分析得到上行正先导2-D平均速度算术平均值为0.48× 105m......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小强, 蒋如斌, 李鹏, 张雄, 郑毅, 李英男, 刘伟,, 来源:原子能科学技术 年份:2019
本文基于NaI(Tl)探测器搭建了人工引雷高能辐射观测系统。观测到了人工引雷产生的X射线爆发现象,4次成功的人工引雷实验中观测到3次X射线爆发信号。分析发现,人工引雷先导梯...
[会议论文] 作者:蒋如斌;郄秀书;杨静;王彩霞;王东方;刘明远;, 来源: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2
  利用2010 年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SHATLE)获取的高速摄像和电流资料,分析了起始阶段产生于火箭顶端的上行正先导的光学和通道底部电流特征.在发展的过程中,上行正先导头...
[会议论文] 作者:蒋如斌,郄秀书,武智君,王东方,刘明远, 来源: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2014
基于10000 fps高速摄像观测,本文研究了一次具有明显双向传输特征的直窜先导发展过程.直窜先导发生于由高建筑物触发的一次上行闪电所形成的通道中.该次上行闪电起始于向上发展的正先导过程,其导致的初始连续电流持续时间为251 ms.......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向科,康宁,邱粲,蒋如斌,陈乐奇,邬铭法, 来源:海洋气象学报 年份:2021
我国因雷击造成的森林火灾和景区人员伤亡时有发生,近年来,泰山景区也多次发生雷击森林火灾和设备损坏等事故.为了有效地避免或降低雷击对泰山景区的危害,利用2007—2018年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对泰山景区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地形、海拔的相关性进......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其林,刘明远,杨璟,刘晓东,杨静,蒋如斌,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12
一般认为,如果回击过程将先导通道的电荷完全中和,则几十米到几百米范围内的近距离先导电场与回击电场的大小相同,否则,二者之间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会议论文] 作者:蒋如斌[1]郄秀书[2]杨静[2]王彩霞[1]赵阳[3], 来源: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1
  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自2005 年开始实施,至2010 年,共成功触发负极性闪电22 次。本文分析了触发闪电中有实测电流结果的23 次ICC 脉冲和63 次M 分量,并对电流波形参数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蒋如斌, 郄秀书, 王彩霞, 杨静, 张其林, 刘明远, 王,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1
利用2009年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获取的实测雷电流资料、近距离电场和高速摄像资料,分析了6次峰值电流达几千安量级的M分量.6次M分量均对应闪电通道中明显的发光亮度的脉冲式...
[期刊论文] 作者:郄秀书, 杨静, 蒋如斌, 王彩霞, 冯桂力, 吴书君, 张,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12
山东人工引发雷电实验(SHATLE)自2005年开始,六年来共成功引发负极性雷电22次,包含大电流回击过程88次,实验获取了包括雷电放电通道底部电流、近距离电磁场、高速摄像等在内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小强, 蒋如斌, 王尊刚, 李鹏, 张雄, 郑毅, 周红召, 来源: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份:2018
为开展闪电高能辐射观测研究,本文设计了人工引雷x射线爆发事件的观测系统,并完成电磁屏蔽性能测试以及能量刻度实验。基于放射性测量的统计学原理导出人工引雷x射线爆发信号...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小强, 蒋如斌, 张雄, 郑毅, 周红召, 王宇, 邢斌,, 来源:原子能科学技术 年份:
本文采用NaI(T1)探测器搭建了闪电高能辐射地面观测装置并进行了性能测试。于2016年夏季探测到1次自然负地闪过程中的两次回击之前产生的γ射线爆发信号,这是国内首次获得自...
[期刊论文] 作者:郄秀书, 杨静, 蒋如斌, 王俊芳, 刘冬霞, 王彩霞, 宣,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10
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引雷专用火箭,火箭箭体结构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质量轻,并具有空中抛伞和放线功能。利用新型火箭和全新的雷电流及同步电磁场测量技术,在2009年的山...
[会议论文] 作者:王宇,郄秀书,王东方,刘明远,王志超,蒋如斌, 来源: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4
本文介绍了2013年夏季北京闪电网(Beijing Lightning NETwork,BLNET)的网络构成及定位算法,利用多站同步的快天线资料,对2013年7月7日至7月8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雷暴过程...
[会议论文] 作者:张鸿波,陆高鹏,蒋如斌,孙竹玲,郄秀书,冯桂力, 来源: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2004
  基于单站低频磁场测量,发展了一种对闪电双极性窄脉冲事件的自动识别和计算方法,实现了对其三维定位.单站低频磁场探测系统包括两个水平正交放置的磁天线,可探测放电事件在N......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