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董云社,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4
利用静态暗箱法,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沿降水梯度4种半干旱草地类型进行了连续2年的野外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沿降水梯度4种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呼吸通量的变化特征,统计分析了水热...
[期刊论文] 作者:董云社,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04
利用静态箱一气相色谱法于2001~2003年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进行了连续2年的野外定位试验,获得羊草草原原状群落与土壤N2O年排放通量分别在3.91~4.71μgm-2h-1以及5.50~10...
[期刊论文] 作者:董云社,章申,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年份:2003
The static closed chamber technique is used in the study on the CH4 and N2O fluxes from the soils of primeval Abies fabri forest, the succession Abies fabri for...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兴权,董云社, 来源:土壤肥料 年份:1986
一、前言复盖栽培是一项农业增产的技术措施,复盖的农田效益是调控土壤,特别是调控耕层土壤水、热、盐分及养分。使土壤环境条件更适合作物种子萌发,幼苗茁壮生长发育,为作...
[期刊论文] 作者:齐玉春,董云社,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1999
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CO2、CH4、N2O 等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 对于温室气体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
[期刊论文] 作者:齐玉春, 董云社,,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04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化石燃料的广泛应用,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成为其主要的人为排放源,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
[期刊论文] 作者:耿元波,董云社,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01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出发,分析了中国发展知识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有利条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科技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耿元波,董云社, 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2000
近年发表的关于陆地碳循环的国内论著反映出如下观点:(1)陆地主要的碳库-陆地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的碳贮量分别为560PgC、1400~1500PgC(有机碳),2.0×10^7PgC(有机碳),其中岩石圈中化石烯料的贮量约为5000~10000PgC;(2)大气CO2“未知汇”......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室庆,董云社,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1990
田间持水量概念在应用过程中缺乏一个切合实际又接近其理论内涵的测定方法。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讨论了田间持水量的含义,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田间灌水法测定田...
[期刊论文] 作者:董云社,彭公炳, 来源:气候与环境研究 年份:1997
CO虽然不是温室气体,但人为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CO可引起对流层中CH4、O3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从而间接的产生温室效应,因此,对全球性CO源和汇的研究应给予重视。本研究利用静态箱式方法,对温带......
[期刊论文] 作者:董云社,齐玉春,,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齐玉春,董云社, 来源:生态农业研究 年份:2000
二氧化碳(CO2)、氧化氮(N2O)、甲烷(CH4)等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所引进的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促动因素。同时各种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量也同样受其所处环境状况的影响与反馈作用研究各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耿元波, 董云社, 孟维奇,, 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2004
近年发表的关于陆地碳循环的国内外论著反映出如下观点 :1陆地主要的碳库 -陆地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的碳贮量分别为 560 Pg C、 1 40 0~ 1 50 0 Pg C(有机碳 )、 2 .0× 1...
[期刊论文] 作者:齐玉春, 董云社, 章申,, 来源:生态农业研究 年份:2000
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等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所引起的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促动因素。同时各种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量也同样受其所处环境状况的影响与反馈作......
[期刊论文] 作者:金钊, 齐玉春, 董云社,, 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2007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木本植物入侵及其导致的草原灌丛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普遍发生的现象,是草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干旱生态系统中,此种类型的植被变化将...
[期刊论文] 作者:刘立新, 董云社, 齐玉春,,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06
采用根系生物量外推法于2005年生长季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温带半干旱草原中的羊草自由放牧草原、大针茅自由放牧草原和羊草退化草原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进行了野外测定...
[期刊论文] 作者:董云社,彭公炳,李俊,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1996
利用静态箱式方法,对温带落叶森林土壤排放CO2、CH4和N2O进行了长周期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气体年排放总量分别为2800g/m2、-0.64g/m2和0.05g/m2,此结果与同类型研究接近,具有代表性。文中详细分析了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
[期刊论文] 作者:齐玉春, 董云社, 章申,, 来源:农村生态环境 年份:2002
利用静态箱法原位测定了华北农田不同施肥处理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土壤甲烷的通量。结果表明 ,施肥农田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甲烷通量分别为 -79.8和 -2 1.6μg·(m2 ·h) -...
[期刊论文] 作者:彭琴,董云社,齐玉春,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2008
碳氮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关键的两大生源要素,它们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不仅各自对全球变暖做出重要贡献,而且两者的循环过程显著耦合,互相影响各自的作用和效果。从氮元素对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刘立新,董云社,齐玉春, 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2004
土壤呼吸是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碳素向大气输出的主要途径。土壤中碳素的释放能够显著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强温室效应,从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综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土壤呼吸的各种测定方法,特别是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