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朦胧诗是我国 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现代主义诗潮 ,它在国内外诗坛均产生颇大反响。对朦胧诗和后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 ,历史缘由及其美学特征 ,还有一些代表诗人、代表...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著名诗人、学者吴奔星(1913-2004)于1937年1月发表了《诗的创作与欣赏》一文,提出了新诗应该“三新”,即新意境、新比兴和新辞藻,阐述了很好的见解,涉及到新诗的美学层面.时隔...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5
论及香港散文,总得提到小思。小思,原名卢玮銮,1939年生于香港,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该系任教。从1973年以来,她的散文创作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迄今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临沂师专学报 年份:1991
丰子恺以画家、散文家、书法家与翻译家著称于世。早在半个多世纪前,郁达夫就认为,丰子恺首先是位散文家,他说:“人家只晓得他(指丰子恺——引者)的漫画入神,珠不知他的...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年份:1997
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黄孟文博士擅长小说创作。自一九五二年他发表第一篇小说《往事》以来,他在小说世界里遨游了近半个世纪,迄今已有《再见惠兰的时候》(一九六九)、《我...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细节是细腻地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它起到生动反映事物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细节通常运用在小说和戏剧中,诗歌中也时有运用。...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06
一从新诗诞生的那一天起,诗体建设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20年与1921年《尝试集》与《女神》相继出版,于是就有了胡适之体与郭沫若体的问世。到了抗战期间,《给战斗者》出版,田间体......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03
水是故乡好,月是故乡明。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故乡情结,诗人尤甚。唐桑红梅,清源紫帽(皆山名),笋江洛桥,双塔夕照,不可一日无诸君。...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06
一李忠利是诗坛上颇有知名度的诗人。他除了写小说、散文外,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写诗上。自1999年至今已自印了六本诗集,它们是《不当草民》(1999),《一朵雪花从唐代飘来》(2000),《洄......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写作:中学版 年份:1994
古人说得好:“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明]洪自诚:《菜根谭》),梁实秋也曾说过:“散文的美,美在适当”(《论散文》)。要写出“恰好”或“适当”的文章,就要讲究构...
[会议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秘书 年份:2014
杜宣是著名的剧作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他一生从未停止过散文创作,已出版的散文集有7本,分别是《西非日记》(1964)、《五月鹃》(1964)、《杜宣散文选》(1981)、《飞絮·浪花...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写作:中学版 年份:1999
古往今来,描绘春天的诗文不计其数。《春赋》的作者以饱蘸色彩与感情的笔触,写出了大地之景,春天之魂,剥茧抽丝地引导读者去悟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哲理。全文层次分明,由...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1995
如果从一九八○年四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台湾诗选》,一九八四年六月《创世纪》第六四期刊出《大陆朦胧诗选二十二家》算起,海峡两岸诗歌的交流已有十年,或曰十多年了....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该文从宏观视角全面论述了香港现代散文的特征。这些特征构筑起香港散文的独特风景线,使它在香港文学中越发绚丽悦目。该文从主客观方面论述了香港散文繁荣的诸种原因,强调指出......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枣庄师专学报 年份:2001
香港诗人蓝海文在80年代与丁平教授针对台湾与大陆的诗坛现状,并结合香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古典主义"的艺术主张:即重申诗歌形式规范,弘扬民族人文精神,力主诗歌纯真纯正,...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菲华作家柯清淡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层的文化底蕴,生动表现了海外游子从漂泊、彷徨到怀乡、寻根的情感历程.在艺术上也有着娴熟的技巧,且思想性和艺术性水乳交融,我们读他的作品...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2010
一学界很多朋友都知道郑子瑜先生是著名的修辞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他研究的涉及面较广,著有《鲁迅诗话》(1952)和《〈阿Q正传〉郑笺》(19...
[期刊论文] 作者:葛乃福,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1
享有国际盛誉的大诗人艾青,他创作的国际题材诗作达110多首,是他诗歌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这些诗作充分体现了诗人同世界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而这些作品也达到了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