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6
圩墩遗址第五次发掘植物孢粉和硅酸体分析萧家仪1992年,南京博物院第五次发掘了常州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自探方92CWT0705南壁采集抱粉样品15块,用于孢粉分析和植物硅酸体分样,以求探讨该遗址史前......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0
【正】 龙南遗址位于苏州市吴江县城西南约29公里的海报乡龙南村(图一).在太湖东南的低平原上,湖塘众多.是苏南地势最低的地区.海拔3.3—3.4米 (吴淞零点).年平均气温16℃.降...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1997
周邶墩遗址位于高邮市龙奔乡周邶墩村南,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探方 T0421北壁采集土壤样品8块,送我系作水稻植物硅酸体分析。植物硅酸体是探讨古植物遗存的一种实验方法,由于水稻(Oryza sativa)叶片泡细胞(机动细胞 bulliform)的植物硅酸体有其特定的形态......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 来源:文物 年份:1995
兴化戴家舍南荡遗址地处呈浅碟形的里下河平原中部(32°56′N,119°56′E),海拔高度为0.6米,现为芦苇荡(图一)。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1992年冬对南荡遗址发掘时,在探方T6表土至生土采集孢粉样品7块(图二),送我系作孢粉分析。结果如下: 在室内用常规的酸......
[会议论文] 作者:萧家仪,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年份:2019
青莲岗遗址,苏北较早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江苏淮安市宋集乡青莲村(33°43.099’N,119°16.966’E)。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再次发掘时。笔者在该遗址生土层、新石器和历史时期文化层采样,用孢粉分析方法,结合AMS14C年代学,解读青莲岗新石器古代先民的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安芷生,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2000
冰消期至早全新世的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简称YD),因降时间短,气候波动强,是全球气候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根据近期的研究,YD事件上在欧洲、北美和我国北方都有所表现。但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内陆地......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吴玉书,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1996
孔布耶盐湖位于西藏青藏高原腹地。通过该湖ZK2钻孔的孢粉分析,揭示了约36000aB.P.以来扎布耶地区的气候和湖盆演变。约在36000-33000aB.P.,扎布耶地区为森林草原,气候冷、湿;约33000-3000aB.P.,为灌丛草原,气候温、干;约30000-27500aB.P.为干旱草......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 吕燕, 祁国翔,,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14
选取中国东部江苏盐城和辽宁盘锦两地淤泥质海岸盐沼植被带,经植被调查和表土孢粉分析,讨论藜科(Chenopodiaceae)花粉数量与沿岸潮上带密布的碱蓬属(Suaeda.sp)植物群落的数...
[期刊论文] 作者:肖霞云,萧家仪,陈晔, 来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年份:2002
对江苏海州湾近岸海区的表层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 ,总结该研究区的孢粉分布规律及成因。笔者认为该区的松花粉主要来自西北部胶东半岛 ;落叶阔叶乔木花粉来源于连云港市云台山 ;草本植物花粉与陆缘植被相应 ,以盐生的蒿、藜科花粉占优势 ,表明花粉沉积与当地及周......
[期刊论文] 作者:肖霞云,萧家仪,沈吉, 来源:宁夏工程技术 年份:2004
由于近岸海区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与孢粉的主要产地和传输路径基本相同,可推测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为了探寻孢粉与污染物之间的这种可能联系,进一步扩展孢粉研究在...
[会议论文] 作者:萧家仪,吕燕,祁国翔,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九届一次学术会议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萧家仪, 吕海波, 王丹, 来源: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年份:2005
[会议论文] 作者:萧家仪,祁国翔,吕燕,丁金龙,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四次理事会暨孢粉形态专题讨论会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周卫建,周杰,萧家仪,D.Donahue,A.J.T.Jull, 来源: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年份:1998
在环境敏感带的风积物、湖积物剖面中采集了 1 7个样品 ,建立了适用于风积物中花粉浓缩物提取的实验方法 .将花粉浓缩物的测年结果与某些已知年代样品作了对比研究 ,进行了花...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吴玉书,郑绵平,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1996
扎布耶盐湖位于西藏青藏高原腹地。通过该湖ZK2钻孔的孢粉分析,揭示了约36000aB.P.以来扎布耶地区的气候和湖盆演变。约在36000-33000aB.P.,扎布耶地区为森林草原,气候冷、湿;约33000-30000aB.P.,为灌丛草原,气候温、干;约30000-27500aB,P.为干旱草......
[期刊论文] 作者:周卫建,周杰,萧家仪,D.Donahue,A.J.T.Jul,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年份:1999
17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eolian and lacustrine profiles within the environment sensitive zone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an experimental method was establ...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 钱公麟, 丁金龙, 张照根,,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肖霞云,萧家仪,张瑞虎,郭平,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孢粉信息是研究环境演变的信息,它具有时间属性、性质属性和空间属性,其空间特征为GIS技术在孢粉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本文在孢粉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GIS与数据...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家仪,吕海波,丁金龙,郝瑞辉,,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2006
对江苏省苏州绰墩遗址马家浜期的文化层展开孢粉分析研究,结合绰墩遗址前期的研究成果,可以推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时期人类生存与发展,影响甚微。预...
[会议论文] 作者:萧家仪,徐时强,高亚玮,韩艳, 来源:第十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年份:201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