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道篇》:“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通行本和现存河上公本《老子》“浴”都写作“谷”。《帛书...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吴承恩《西游记》是部相当标准的喜剧作品。中国文化与美学“中庸性”与“和合性”都很强,很难产生严格的悲剧和喜剧(请参看《中庸的文化省察——一个字的思想史》,湖北人民...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98
电影作为视听艺术具有最大人类学普遍性,从其深层可以探掘出人类普遍性、后设性的“元语言”,也可由人类学批评予以复现或重构。张艺谋所使用的既不是东方话语也不是西方话语...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中外学者关于西王母及其地望之界定,无虑数十种,成为中国上古史和交通史上一大疑难。现据各种条件推定,《穆天子传》和《山海经》里的西王母之邦大体在锡尔河中上游,撒马尔罕、塔......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98
电影作为视听艺术具有最大人类学普遍性,从其深层可以探掘出人类普遍性、后设性的“元语言”,这也可由人类学批评予以复现或重构。张艺谋所使用的既不是东方话语也不是西方话语......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古代文物、文献和神话、传说里所见的饕餮纹目纹、方相氏黄金四目、独目人、三眼神及龙舟鹢首等,确实都包含以“佳目”压胜“邪眼”的民俗功能;但要补充,眼睛是太阳的意象,上...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1
【正】 《天问》:“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愎应从一本作腹,“腹鲧”犹言腹于鲧(《天问》颇具此种寓被动式于主动式之句法,如“惊[于]女采薇”“何卒官[于]汤”)。《山海经&#...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89
【正】 《封神演义》在文学史上地位不很高,但是海外比较文学界对它却比较重视。中国,除了引进的“变文”以外,准史诗之类长篇叙事文学起来得很晚,所以有人就说,象《封神演义...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流行于中亚、北亚和欧洲等地的“(独目)巨人吃人”的故事在一定条件下异变为猿妖吃人或抢婚的故事。这跟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国小说《西游记》等文学名著有很大关系,澄清其......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02
“神妓”的一种是神庙的专祭女巫,有的还以“神圣的处女”面目出现。《楚辞》里太阳神帝舜的“下女”女须就是太阳贞女。“须”的意思是美丽和聪慧,跟上古女巫的特点相符。巫山......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从鱼肚白的遥远天际,隐约传来阵阵箫钟鼓瑟之声;在蓝里泛白的一片透明之中,显出了一抹红影。突然轰然一声,一个醉醺醺的高大武士驱着龙驾辕、马拉套的金色战车,挟着滚滚...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神人以和"与"诗言志"是上古时期重要的文艺思想,该文用西方"快乐"学说与中国民族音乐传统论述了"诗言志"、"神人以和"、"百兽率舞"和谐风化关系,言简意赅地提示出"神人以和"...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淮阴师专学报 年份:1997
《山海经》是神话色彩浓重的古地理志,不便于表达思想感情。但是其编整者情不自禁地采用的18节韵文,大多是对于沃土佳壤、美物胜景的描绘,透露出作家所深深罹患的“乐园情结”(paradisecomplex)。......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寻根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3
叶舒宪的《中国神话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1992年)。 神话学在中国逐渐成为“显学”。其原因在于,它已经迈出自己狭小的领地,而走向跨学科、跨文化的汇通。...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2
在此,笔者试图着重讨论这种神像的意蕴与功能.让我们先从最重要的“琮王”神象说起.余杭反山出土的“琮王”(甲型1件,M12:98,图版壹)纹饰区之一是四个正面的直槽内上下...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江苏师院学报 年份:1979
【正】 屈原名字及生辰之内涵,各家早有疏释。今从传说学之侧面试析屈原名字及生辰的民俗含义,以就正于诸家。古人多迷信,所谓“吉时”“凶日”即其一端。《楚辞》也是多少反...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02
“英雄”(Hero),作为“超人”,与“圣王”只有一步之隔。他的勋业,往往由斩蛇或降龙开始,东西方都是如此。这是他的“神性”与权力的一种Charter(凭证),还常常成为“神赐宝器...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2
三宝磨:原始的大工业 芬兰史诗《卡莱瓦拉》第10篇,英雄工匠伊尔玛利宁锻造了一种“三宝磨”,非常神奇。过去,两种从英文转译的本子略有不同,例如: 侍桁译:孙用译: 他施...
[期刊论文] 作者:萧兵,, 来源:淮阴师专学报 年份:1993
神话学在中国逐渐、至少是开始成为“显学”。其原因在于,它已经迈出自己狭小的领地,而走向跨学科、跨文化的汇通。美国的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经发狠说:“我可以把大学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