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6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邹应斌,萧光玉,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4
1991~1993年对13个光敏核不育系在早、中、晚三季自然变温条件下进行了6种不同光周期诱导育性转换的试验。结果表明,长日第二光周期对光敏水稻育性转换的诱导效应,决定于其本身的短日第一光......
[期刊论文] 作者:周瑞庆,萧光玉,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采取盆栽遮雨人工定量灌水的方法,探讨了常规晚稻和杂交晚稻前后两大生育时期不同灌水量对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型晚稻品种前后两个生育时期节水灌溉都能达到高产...
[期刊论文] 作者:邹应斌,萧光玉,余铁桥,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4
1991~1993年对13个光敏核不育系在早、中、晚三季自然变温条件下进行了6种不同光周期诱导育性转换的试验。结果表明,长日第二光周期对光敏水稻育性转换的诱导效应,决定于其本身的短日第一光......
[期刊论文] 作者:周瑞庆,萧光玉,汪大明,俞咏华,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1992
试验设亩施0~20kg纯N9个处理,供试品种有常规稻(湘早籼7号,新品系247)和杂交稻(V_(48),汕优64)。试验结果探明了:(1)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施氮量的增...
[期刊论文] 作者:邹应斌,陈开铁,李合松,黄建良,萧光玉,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1992
研究结果表明,谷粒饱能增强水稻后期功能叶片抗衰老的能力和光合能力,即能使叶片蛋白质的降解和总氮量、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明显减慢、膜脂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丙二醛积累量减少。...
[期刊论文] 作者:邹应斌,萧光玉,宋春芳,殷辉,汪大明,俞咏华,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1992
针对杂交水稻后期易发生早衰的问题,结合高产低耗综合栽培技术试验,1990年和1991年在醴陵、长沙和湘阴,于水稻抽穗后进行了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元素的系列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合松,黄剑良,陈开铁,邹应斌,萧光玉,余铁桥, 来源: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应用~(15)N,~(14)C 示踪技术研究了亚种间杂交组合的氮素营养、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亚种间杂交组合P 对氮素的吸收以中期最高(65.91%),前期次之(17.56%),后期...
[期刊论文] 作者:周瑞庆,陈开铁,李合松,黄剑良,邹应斌,萧光玉,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1992
分别于1988、1990年在湖南农学院水稻生态研究室进行盆栽和田间微区试验。两年的试验结果一致。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与水稻吸收氮源的关系是:水稻所吸收的氮主要来源于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范燕萍,刘国斌,颜育民,唐桐茂,陈佩玺,萧光玉,邹应斌,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湖南省早稻和晚稻都有丰年、欠年之分,但丰年出现的频率远高于欠年,欠年气候特点主要是孕穗至抽穗期低温、阴雨寡照。此期的日均温欠年为22 ̄23℃,丰年为25 ̄27℃。水稻产量在区试地点间、年......
[期刊论文] 作者:邹应斌,颜育民,刘国斌,陈佩玺,萧光玉,唐桐茂,范燕萍,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1995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1972~1992年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产量分析结果,指出我省水稻育种2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早稻或晚稻均上了7500kg/hm^2。产量7500kg/hm^2以上的穗粒结构是颖花量3.5~4.0万/m^2,结实率75%~80%,千粒重26~28g,这些指标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