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英基丰,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1999
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的金斗山金矿,是胶东近年发现的一个在地质特征上颇具特色的金矿,其特色主要表现在:1.赋矿围岩为荆山群禄格桩组片岩类;2.矿体阶近不发育大规模岩浆岩...
[学位论文] 作者:英基丰,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年份:2002
该文对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鲁西莱芜、淄博等地中生代碳酸岩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同时兼顾研究了鲁西地区从南到北以及沂沭断裂带内广泛分布的中生...
[期刊论文] 作者:谌剑,英基丰, 来源:山东国土资源 年份:2005
金斗山金矿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是一个新近发现的金矿,该金矿以矿石矿物中大量出现方铅矿而区别于胶东地区其他金矿床。对方铅矿的化学成分、热电性和微量元素组成的研究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邓江夏,英基丰,,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年份:2016
华北北缘隆化地区的七家南岩体英云闪长岩中发育有大量镁铁质微粒包体,为探明其成因,开展了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塑性外形的包体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构和矿物组合,可...
[期刊论文] 作者:英基丰,周新华,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年份:2001
对鲁西地区早白垩纪的碳酸岩岩体的稀土、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鲁西碳酸岩不同于任何沉积成因的灰岩和变质成因的大理岩,而与世界典型的幔源碳酸岩具有相似的稀土...
[期刊论文] 作者:马超, 汤艳杰, 英基丰,,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2004
大陆地壳的起源、生长和改造一直都是国际地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特别体现在陆壳增生的方式和速率上.为了探讨大陆地壳的生长方式,简要综述了俯冲带...
[期刊论文] 作者:英基丰,周新华,张宏福,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3
山东西部莱芜-淄博地区的中生代雪野碳酸岩中发育有大量罕见的反环带云母。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云母斑晶的核心为黑云母,过渡带和边缘是金云母,基质中云母为金云母。核心...
[会议论文] 作者:周新华,张宏福,英基丰, 来源: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中新生代、包括华北在内的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发生巨厚减薄不仅是显生宙中国岩石圈演化中的重大事件,而且已经构成了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固体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持久的研究热点.多学科的深入研究业已表明,中新生代华北岩石圈发生的变化不仅仅是其厚度的减薄,而......
[期刊论文] 作者: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4
太行山中段新生代玄武岩(7.8 Ma)中发现具有明显环带结构的高Mg#橄榄石.其中心部分明显富MgO和NiO,边缘FeO、MnO、CaO和Al2O3的含量较高.高Mg#橄榄石中心部分(Mg#=89.8~92.3)...
[期刊论文] 作者: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14
富碱侵入岩主要包括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以及碱长花岗岩,其全碱含量(K2O+Na2O)一般〉8%。碱性岩主要包括正长岩、霞石正长岩、辉石正长岩、霓霞正长岩、闪石正长岩等,在岩石化学......
[期刊论文] 作者: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2009
作为一种新兴的稳定同位素示踪工具,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国际地学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其应用领域涵盖了从地表到地幔的流体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地表风化作...
[期刊论文] 作者: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年份:2011
在四个地幔端员(DMM、HIMU、EM1、EM2)中,EM1的成因一直令人困惑。华北克拉通中部(太行山地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Li同位素组成特征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制约。橄榄岩捕虏体......
[期刊论文] 作者:英基丰,张宏福,汤艳杰,,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2013
华北克拉通出露的前寒武纪麻粒岩地体和显生宙不同时期火山岩中的麻粒岩捕虏体是地质历史上不同时期下地壳的代表性样品,对它们的对比研究为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的演化提供了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8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会议论文] 作者:英基丰;张宏福;汤艳杰;, 来源: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0
@@山东莒南地区晚白垩纪玄武质角砾岩中含有大量下地壳麻粒岩捕虏体。捕虏体的大小在1-15厘米,多数样品因其中辉石的定向排练而具有条带状构造,麻粒岩捕虏体分为两类,一类为占主......
[会议论文] 作者:英基丰,张宏福,汤艳杰, 来源:2009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9
@@南太行山地区在晚中生代发育了大量的中基性、偏碱性杂岩体,包括辉长岩、闪长岩、正长岩和二长岩等,其中辉长岩规模相对较小,产状上主要以岩瘤包裹在闪长岩内。位于山两平顺一壶关地区的沙陀辉长岩就是其中的一个。沙陀辉长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有斜长石、单斜辉石、......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新华,张宏福,英基丰,陈立辉,,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5
早中生代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俯冲及其后两陆块间的碰撞为大陆深俯冲后效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少见的实例.本文在系统论述华北中生代深部年代学记录、深源岩类源区地球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宏福,英基丰,徐平,马玉光,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4
山东方城玄武岩(125Ma)中发现罕见的具有明显环带结构的橄榄石.橄榄石中心部分的组成(Mg#=87.2~90.7)类似于华北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的组成,其边缘部分(M...
[会议论文] 作者:周新华,英基丰,张连昌,刘庆, 来源:全国第五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位处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的东亚造山带是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显著,也最具代表性地区,同时也保存了中国、乃至亚洲大陆最后拼合的地质地球化学记录。本文将以蒙古东部及中国境内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研究为切入点,厘定其年代学分布及源区地球......
[会议论文] 作者:周新华,张宏福,陈立辉,英基丰, 来源: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4
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代表、横贯中国中部的超高压变质带的产出标志着显生宙中国大陆岩石圈演化中具重要地球动力学意义的小概率事件.它的地球动力学意义首先在于揭示了大陆深俯冲作用在我国的大规模存在.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与深俯冲直接相关的超高压变质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