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8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章芳,苏炳凯,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2
首先,利用小波分析法求出我国北方三地区1951-1998 降水序列在32年尺度和16年尺度的可能突变年份;接着采用Yamamoto检验法确定了真突变年份;然后利用非线性统计-动力建模法求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苏炳凯,徐玉貌,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1991
本文针对预报量(降水)与预报因子之间的非线性特点,增添了幂函数型和交叉乘积型预报因子,同时采用“两段筛选”方法建立MOS判别方程。业务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它的击中率达87.5...
[期刊论文] 作者:徐玉貌,苏炳凯,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1993
本文以我国国家气象局发布的B模式数值预报输出,上海气象局计算的物理量及南京单站气象观测资料作为基本的初选因子,用逐步判别法对5月至入梅前南京和上海的对流天气和降水预...
[期刊论文] 作者:钟中,苏炳凯,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2002
在现代边界层理论基础上,利用湍流通量相等原理,对数值模式中有效粗糙度的计算方法,及网格区域内地表类型、大气层结稳定度和数值模式最低层高度对有效粗糙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
[期刊论文] 作者:徐桂玉, 苏炳凯,,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本文分析了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年太平洋地区海-气潜热和感热通量距平分布及各自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冬季最为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彬,苏炳凯,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00
本文建立了同时包含线性和非线性层结和阻尼作用的大气对流模型,研究表明:阻尼条件下,对流稳定决定于层结和阻尼参数拱同作用,线性阻尼条件下,线性层结参数的正负变化会引发鞍结分......
[期刊论文] 作者:和渊,苏炳凯,等,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01
在地气通量的计算中,一般没有考虑温度、水汽、动量的相应粗糙度之间的不同。本文将标量粗糙度Z0T和Z0q引入区域气候模式RegCM2的陆面过程BATS中,用1991年6月与7月的观测资料作...
[期刊论文] 作者:任军芳,苏炳凯,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1999
为提高地-气间感热和潜热通量的精度,利用Garratt的公式将标量粗糙度Z0T和Z0q引入BASTS,对六种不同的植被作比试验,结果表明:标量度Z0T和Z0q均远无小于动量粗糙度Z0,约相差3-10个数量级不等。晴天状况下,农作物区Z0/Z05最......
[会议论文] 作者:金汉良,苏炳凯,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学术会议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新民,赵鸣,苏炳凯, 来源: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年份:2000
一个方法基于 Giorgi (1997a, 1997b ) 并且当鈥 ? 联合了途径鈥,指了?它是马赛克途径和 analytical-statistical-dynamical 途径的联合,被建议。其它与那些相比来临,联合途径的主...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新民,赵鸣,苏炳凯, 来源: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和渊,苏炳凯,赵鸣,,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01
在地气通量的计算中,一般没有考虑温度、水汽、动量的相应粗糙度之间的不同,本文将标量粗糙度Z0T和Z0q引入区域气候模式RegCM2的陆面过程BATS中,用1991年6月与7月的观测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钟中,苏炳凯,赵鸣,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2004
在现代边界层理论基础上,利用湍流通量相等原理,对数值模式中有效粗糙度的计算方法,及网格区域内地表类型、大气层结稳定度和数值模式最低层高度对有效粗糙度的影响进行了研...
[期刊论文] 作者:曾新民,赵鸣,苏炳凯,,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02
用能较好表示陆面非均匀性且计算高效省时的“结合法”(马赛克法及统计-动力法解析表达型两者的结合),在区域气候模式RegCM2中BATSle方案内考虑下垫面附近各种温度、各种湿度...
[期刊论文] 作者:汤剑平, 赵鸣, 苏炳凯,,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06
利用NCAR MM5V3对1999年6月长江流域的极端异常降水事件进行了模拟,主要研究不同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对极端区域气候事件模拟的影响。数值模拟试验表明:模式能够模拟出极端强降...
[期刊论文] 作者:朱拥军,苏炳凯,周叶芳,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05
根据气象和水文资料,采用自然经验正交函数、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中上游流域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对三门峡库区水沙来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黄河中上游流域年降水量具有3种典型的空间分布结构;在不同的降水空间结构下,三门峡库区各水文站水沙变化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汤剑平,苏炳凯,赵鸣,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考虑区域气候模式中诸物理过程的多种参数化方案的相互影响,对MM5v3模式中3个物理过程设计了16组不同参数化方案的组合试验.用1997和1998年6~8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了东亚...
[期刊论文] 作者:高领花,苏炳凯,汤剑平,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份:2006
对MM5V3模式中16组组合区域气候模拟试验所得的结果,分区域以RBF神经网络进行集成,分析了网络结构参数的不同对集成结果的影响,最后对整个区域的温度场进行了集成.结果表明:选择合......
[期刊论文] 作者:赵得明,苏炳凯,赵鸣, 来源: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年份:2006
从卫星遥感的土壤水索引(SWI ) 和来自在东方中国的农业气象学的车站的观察土壤湿度被用来检索土壤湿度。相关系数(CORR ) 的分析, root-mean-square-error (RMSE ) 和偏爱(偏...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海波,苏炳凯,项静恬, 来源:气象 年份:2004
把组合预测的方法引用到夏季降水预测综合集成研究中,讨论了最优加权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计算结果表明组合预测可以提高综合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率,在气候预测业务与研究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