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缓,苏润毅,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于建华,苏润毅, 来源:心肺血管病杂志 年份:1999
纵隔感染是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虽较不常见(08%~15%)[1],但死亡率较高(243%~90%)[2]。我院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在1753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15例(086%),死亡5例(3333%)。结合文献复习.........
[期刊论文] 作者:陈凡,苏润毅,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份:2003
体外循环结束时要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抗凝作用,然而用鱼精蛋白时常会导致严重的反应,包括心脏功能抑制,血流动力学紊乱,肺血管及支气管痉挛和过敏反应等.本文对其产生的机...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恩,苏润毅, 来源: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年份:2004
目的总结双片法保留双乳头肌与瓣环连续性的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32例施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手术要点是:把两个乳头肌靠近交界处的可靠腱索连接的瓣膜修剪成片状,...
[期刊论文] 作者:胡立宽,苏润毅, 来源: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一、以假说指导研究 1984年12月10日,因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获突破性进展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有三位免疫学家。其中有被誉为“当代最聪明的免疫学家”和“免疫学的伟大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张供,于建华,苏润毅,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年份:1995
先天性心脏病伴双下腔静脉1例张供,于建华,苏润毅病儿,女,6岁。出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现活动后心慌,无发绀。查体: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5/VI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收缩期增强;股动脉枪击音......
[期刊论文] 作者:李跃华, 苏润毅, 王涛,,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年份:2004
佛氏窦瘤破入右室壁形成动脉瘤1例李跃华苏润毅王涛病人男,45岁。10年前始活动后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半年前症状渐重并出现下肢水肿、胸前区阵发性疼痛。查体:血压115/75kPa(1kPa=7.5mmHg),胸骨左缘2、......
[期刊论文] 作者:李跃华,宋惠民,苏润毅,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王荣华, 杨东东, 陈磊, 苏润毅,, 来源:昆明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目的探究二尖瓣置换术本身可否引起三尖瓣返流.方法为了除外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等原因导致的三尖瓣返流,对随访病例进行了挑选.选择标准:术前无肺动脉高压,无心功能不全,...
[期刊论文] 作者:孙文宇,苏润毅,张彦恩,刘艳红, 来源:山东医药 年份:2003
1997~2001年,我们对926例室间隔缺损(下称室缺)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发现干下型室缺93例,现对其治疗进行讨论....
[会议论文] 作者:李跃华,苏润毅,张彦恩,石广永, 来源:山东省第九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7
目的:探讨单心室分隔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患者,女,20岁。自幼活动耐力差,并口唇青紫,体检发现心脏杂音。于2007年1月4日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单心室分隔术。结果:术后辅助呼吸21小时,心功能稳定。曾一度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经应用可达龙静脉注射后稳定。术后......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光亚,张彦恩,苏润毅,李守先,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于建华,苏润毅,李守先,李朝晖,郭媛,张哲,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年份:1999
目的:探讨CPB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测定实验组(60例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对照组(20例非CPB心脏手术)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时点血清免疫球...
[期刊论文] 作者:高培显,谷兴华,张彦恩,苏润毅,李守先,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年份:2007
病人男,34岁.发现心脏杂音17年,活动后心悸3个月.入院查体:上肢血压160/65 mm Hg(1 mm Hg=0.133kPa),下肢血压118/45 mm Hg.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3/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胸部X线正侧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肺动脉段稍突出.心......
[期刊论文] 作者:于建华,苏润毅,李朝晖,李守先,卢静,王涛,, 来源:心肺血管病杂志 年份:1999
纵隔感染是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虽较不常见(0.8%~1.5%)[1],但死亡率较高(24.3%~90%)[2].我院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在1753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15例(0.86%),死亡5...
[期刊论文] 作者:周瑞海,张彦恩,苏润毅,朱媛媛,高海青,刘向群,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年份:1998
观察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病人静脉点滴硝普钠(SNP)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SNP组每分钟静脉点滴1~2μg/kg 15例及对照组16例(用药除SNP外与SNP组均相同),采用比浊法测定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显示SNP组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EPN)及胶原(Coll)诱导的血小板聚......
[期刊论文] 作者:于建华,李守先,苏润毅,张哲,刘晔,宋惠民,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谷兴华,李守先,于建华,张供,张希全,苏润毅,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2003
目的:总结高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50岁以上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9例均合并肺动脉高压,其中房间隔缺损15例,动脉导管未...
[期刊论文] 作者:于建华,李守先,李朝晖,苏润毅,宋惠民,鲍继森,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年份:2004
目的: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先天性主动脉窦瘤(CASV)50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1例(62%)、主动脉瓣脱垂14例(28%).行窦瘤切除修补术17例,窦瘤切除加室缺修补19例...
[期刊论文] 作者:郭媛,苏润毅,于建华,李守先,时庆,武玉兵,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1999
通过检测红细胞免疫指标,探讨体外循环(CPB)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对象与方法实验组(CPB心脏手术)60例。平均年龄22.65岁(7/12~53岁),平均体重39.23kg(7.5~7Ikg)。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