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7
利用三维P波速度结构的反演结果,确定了天山不同地区莫霍面的深度和起伏变化形态;通过分析应力场,提出了莫霍面隆起和坳陷的形成模式,并探讨了莫霍面形变与地震活动的联系。......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
根据重力、航磁及地震波传播速度等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天山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发现天山两缘是地壳物质组成变化较大的场所,也是介质结构最不稳定的区域。地震的发生不仅涉及到地表断裂构造的分布和活动方式,而且与深部物质的非均匀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大部分中强......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6
通过分析重力异常的特征,并结合地壳上地幔的物质结构,研究了天山地区的重力作用和结构力源,探讨了重力均衡补偿与现代构造运动的联系,对未来构造活动的趋势做出判断。一些迹象表......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新疆地质 年份:
以地壳介质的P波速度分布和导电性为基础,描述了天山地区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域深部构造特征,地震大都发生在地壳内不同速度块体之间的过渡带附近;沿着天山的南缘和毗邻塔里木盆地的西昆仑、阿尔金等山前地带,壳内高导层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加深并增厚,它们与所在地......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0
将南天山地震带西段(喀什—柯坪)和西昆仑地震带作为统计单元,确定了各单元及所属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利用新疆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公式和美国西部地区的烈度、加速度衰减公式,推算了新疆地区的加速度衰减公式。根据时空非均匀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方法......
[学位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年份:1999
该文根据新疆、甘肃、青海和吉尔吉斯斯坦地震台网的地震数据,利用是地震层析成像法重建了中国大陆西北地区(东经70°~100°、北纬30°~?0°)地壳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图像,据...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6
通过分析天山和邻近地区的航磁资料,划分出了4个较大的具有不同基底性质和深部构造特征的磁异常区。天山地区的地震大多数都发生在基底隆起或坳陷的附近,在深部磁场图像中,它们则......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89
2.1 调节和控制单元 一套三分向高分辨率的地震仪被用于检测地震信号。Wielandt和Steckeisen(1982)介绍的传感器按照力的平衡原理,把摆锤保持在零位以抵消地震力的作用。它...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87
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局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国立天文与地球物理研究院的会谈纪要,中法双方关于地震学和第四纪构造学的合作研究即将全面展开。该纪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活断层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 来源:null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Ospann.,,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7
利用天然地震转换波研究了天山地区乌鲁木齐--库尔勒剖面的深部构造特征。地壳中存在5个国煌速度界面,并被数条断裂切割,相应地分为5个构造单元;天山中部的界面均有没和蔼的抬升,在地......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晨,胥颐,,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3
利用四川省地震台网的震相数据和双差定位方法对芦山MS7.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根据余震分布确定了发震断层的位置和断层面的几何特征,并对余震活动进行了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晨,胥颐,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3
利用四川省地震台网的震相数据和双差定位方法对芦山慨7.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根据余震分布确定了发震断层的位置和断层面的几何特征,并对余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萨.,BU,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6
利用区域地震资料的反演结果,分别研究了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天山的地壳速度结构。结果表明,沿天山一带地壳结构极不均匀,根据不同的性质可分为5个较大的块体......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刘福田,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8
以深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天山地球震上地震幔的基本结构,讨论了天山不同地区上地幔介质的动力学性质和可能的驱动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忠贤,胥颐,,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1
本文介绍由面波层析成像得到的南海和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区域介于100°E~130°E和0°~30°N之间,南海位于区域中心,其北、西、南三面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刘福田,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0
以中国西北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为基础,研究了天山地震带深部结构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地震还的地壳中部为低速的韧性滑脱层,南天山的断裂深度超过莫霍面,北天山的断裂深度一......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许静,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6
以台网的布愕和设备配置为依据,针对承担珠任务的设计指标,详细地介绍了乌鲁木齐遥,是地震台网的基本功能以及资料分析方法;结合考核运行期间记录地地震,分别对微震,强震和远震的监......
[期刊论文] 作者:胥颐,徐戈,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5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是目前国内同类台网中孔经最大、直传距离最远的全无线传输网络。对于控制乌鲁木齐及北疆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起到重作用。除了传统的模拟信号记录外,实时......
[会议论文] 作者:胥颐,刘福田,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3届年会 年份:199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