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359秒,为你在为你在61,042,058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4
“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虽然对“旧实践美学”有所改进和发展 ,但是“现实的实践性”和“生存的超越性”的对立表明他们仍然没有走出实践美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误...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比较文学在 2 0世纪的兴起经历了“世界文学→总体文学→比较文学”的发展过程 ,其方法论也出现重重危机。法国的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考据而否定美学评论 ,美国的平行研究和跨学...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索绪尔不仅开创了现代语言学,而且促进了整个现代人文学科的发展,而这一切却来自于索绪尔对基本语言现象的分析和阐释,源自他对语言/言语、能指/所指等核心范畴的确立。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4
身体是人类自我认识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笛卡尔,再到黑格尔以降的现代哲学中都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戏剧家阿尔托不仅吸取了先哲们的哲学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2
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既是其哲学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文化研究向其他领域渗透。场论、惯性系、宇宙膨胀,权力、大众化、文化工业,这些都是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中国当代戏剧根据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进行分类,主要有戏曲、现实主义戏剧、"样板戏"和先锋戏剧等四种形态,这些戏剧形态都交织在现代化与传统化的张力结构之中,在各个不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11
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论虽是20世纪戏剧史上的重要理论资源,但其"残酷戏剧"的实践却并不多,他唯一演出过的"残酷戏剧"是根据雪莱的诗剧和司汤达的小说改编的《钦契》。本文试...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美学思想有所改进和发展,但两者的争论表明他们仍然没有走出传统美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误区。真正的实践美学思想,既是对旧实...
[会议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 年份:2004
文学本质是文学理论建构的起点,也是贯穿着文学研究始终的一个核心理念。从不同的理论立足点出发,产生了诸如模仿论、反映论、生产论、文本论、形式论、文化论等等关于文...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1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其戏剧也贯穿着自由之存在的哲学观念。以《禁闭》为例,萨特不仅提出"他人即地狱",更加认同一种自由意识冲破他人禁锢的存在方式。《禁闭》中呈现出...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新兴艺术形式和后现代理论的冲击下,美学开始了后现代转向,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决定性断裂.一方面在旧形而上学思想的支配下仍然以主体论美学、意识哲学美学...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从词源学考证,异化是一个含义丰富且有争议的概念。而到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时期,异化理论主要有三种形态:外化、异化和对象化。从异化观中引申出来的美学观点在...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03
全球化语境中产生的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等文化思潮对当代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适应这种语境,文学理论首先需要具备开放性,在此基础上需要进行综合研究,在历...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7
晚清“文学研究法”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体系的雏形,此法凡41条,规定了文学研究之要义,与“历代文章流别”和“古人论文要言”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体系,最终演变为文学理......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6
20世纪初期文学史家以追寻历史记忆和建构现代性的文学秩序为目的开始撰写中国文学史,他们在撰写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知识/权力结构,因持进化论、唯物史观、民间立场、循环论、......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2
意象是与意境并列的主体审美空间的第一层面,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基础,本文从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两个理论视角初步探讨了和第一审美空间和第二审美空间中的这一层面.通过对神...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幽默和滑稽往往混淆于诙谐、戏谑、怪诞、揶揄等审美方式,通过对两者的词源探究,可以发现它们有各自相对完备的美学涵义、要素和结构,可以被列为继美与丑、崇高与优美、悲剧...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中国文学史研究走过一百余年历程,其间的成就与偏误、建构与颠覆需要回顾和反恩。如果从知识分子的转变出发,文学史研究须坚持学统、道统与政统的并行原则,并以之反思现代性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文明遭遇空前危机,从谭嗣同、章太炎、粱启超到陈独秀、杜亚泉、李大钊等纷纷研讨中西文明之异同,总结出中西文明之动静说。他们还从各自的民族立场和哲学观念......
[期刊论文] 作者:胡鹏林,,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道家和儒家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两级,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自然之道,即艺术师法自然,且分为顺应天的自然状态和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两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