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6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是清代中俄文化交流的主要中介,其中也包括图书交流。本文以中俄文献为基础,探讨了俄国传教士团成员在俄国中国典籍收藏以及在传教士团图书馆创建过...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8
克格勃是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简称,正式成立于1954年3月13日.在苏联历史上,国家安全机关设置及其任务是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1917年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为...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9
1991年12月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经历了69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解体了。虽然12月25日19时38分红场上改旗易帜的场面异常冷清,但却在顷刻间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这是......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年份:2016
1898年,第十八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领班英诺肯提乙在北戴河金山嘴建立了东正教教堂。在遭受义和团运动的打击之后,1902年英诺肯提乙主教决定重振中国教务,并将永平府作...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世界历史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8
中俄文化关系历史悠久。在1917年前,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最主要的渠道。由于文化交流主体和交流渠道相对单一,俄国向中国传播俄国文化以及俄国对中国文......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从1715年向中国派出首届传教团,俄国政府即开始了对这个特殊驻华机构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经营。18世纪圣务院和外务院的指令以规范传教团成员行为和责成其学习满汉语及搜集情报...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俄罗斯研究 年份:2008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是中外关系史上的特殊历史现象,其在缘起与沿革、构成与换班、给养与经费、组织与管理、使命与职能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与西方来华传教士完全不同的特...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满洲镶黄旗俄罗斯佐领是清代八旗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俄国向中国派出传教团的主要借口。随着俄罗斯旗人在文化上和体质上迅速与满汉民族融合,从精神上对其进行影响和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年份:2014
中国国门被打开之后,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人逐渐意识到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的重要性。从1896年开始,官费留学生和自费留学生赴俄国学习语言和“实学”。留俄期间,他们接受俄...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年份:2013
当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之后,清廷先后派遣张德彝、缪祐孙、王之春亲赴俄国,以了解俄国情形和办理外交事务。其间三位使臣对俄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考察。他们撰写...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1822年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开办了第一所针对满洲镶黄旗俄罗斯佐领子弟的学校。虽然1858年俄国通过《中俄天津条约》攫取了在华自由传教的特权,但在此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1858年俄国胁迫中国签订的《中俄天津条约》首次赋予了俄国人自由在华传教的权利。俄国全权代表普提雅廷不仅是该条约的签订者,而且是在华传播东正教的积极推动者。然而,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南开学报 年份:2006
1844至1845年中俄政府间大规模互赠图书是中俄文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第12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成员王西里学习藏语和研究藏传佛教是俄国方面索要藏文《甘珠尔》和《...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历史档案 年份:2007
1727年,俄国政府首次派遣留学生作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成员到北京学习满汉文字,揭开了近代欧洲国家留学中国的序幕。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俄国政府对传教士团职......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中外医疗 年份:2019
目的研究普米克令舒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6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和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政治引导、经济参与等功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职...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世界历史 年份:2005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是1917年以前中俄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中俄间举凡宗教、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教育、图书、医学和美术等领域的交流无一不是以传教...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04
俄国传教团在华办学经历了近百年历史.从1822年至1 9世纪末,传教团仅限于在北京城及周边农村开立学堂,招收对象主要是雅克萨战役俄俘后裔和贫苦家庭子弟.庚子之变之后,为扩大...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秋,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东正教经书的翻译和刊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从1715年首届传教士团来华到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为第一时期.俄国传教士团并不重视东正教经籍的翻译,只有个别成员进行过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