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翁成郁,,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2017
巽他地区位于东南亚热带环境,是世界最主要的三大热带雨林分布区之一,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受到物种绝灭威胁最强烈的区域。该区域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
[会议论文] 作者:翁成郁, 来源:“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2011年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期刊论文] 作者:戴璐, 翁成郁,,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年份:2010
海洋沉积物中的花粉是通过大气气流和表层水流传输到海洋中的,本研究通过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月在科学一号考察船KX08-973西太平洋航次中收集到的气传花粉和海水花粉样品,...
[会议论文] 作者:戴璐,翁成郁, 来源:第三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戴璐,翁成郁, 来源:“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技术2014年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翁成郁,戴璐, 来源:“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会议论文] 作者:戴璐,翁成郁, 来源:“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2013年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戴璐,翁成郁, 来源:2016年浙江省地理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戴璐,翁成郁, 来源:“南海深海过程演变”2015年度学术会议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秀东,翁成郁,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2015
粪生真菌孢子是重建大型食草动物种群密度及其所处历史时期的生态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潜在指标;其含量的变化可以很好地指示大型食草动物种群的出现、规模的下降、种群的灭绝以...
[期刊论文] 作者:边叶萍,翁成郁,,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2009
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不同,C3和C4植物的δ^13C值有明显不同的分布范围,这可以用来研究环境的变化。花粉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其δ^13C值与植物的δ^13C值变化规律一致,也能...
[期刊论文] 作者:孙湘君,翁成郁,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2
本文根据全新世花粉资料,探讨了东北东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的发展历史。已有资料表明,在距今约10 000年至5 000—4 000年前,即全新世温暖期,...
[会议论文] 作者:戴璐,翁成郁,陆均,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1
[会议论文] 作者:戴璐,翁成郁,毛礼米,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来自于南海北部的高分辨率海洋孢粉证据提供了末次冰期时(~70-19 cal ka BP)的区域植被与气候记录。在孢粉组合中,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树花粉是非常丰富的,它们主要由常...
[期刊论文] 作者:翁成郁,孙湘君,陈因硕,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3
分析了西昆仑地区雪岭云杉(Piceo chrenkiana Fisch et Mey.)林、圆柏(SabinaSpach.)疏林、荒漠植被、高山草甸、亚高山草原、冰缘植被和高山垫状植物等7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
[会议论文] 作者:翁成郁,郝秀东,黄奇瑜, 来源:第三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程仲景,翁成郁,郭建秋,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1
[会议论文] 作者:罗运利,翁成郁,孙湘君, 来源: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戴璐,翁成郁,陆钧,刘元兵,,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2012
对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架、大陆坡和海盆中的45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孢粉百分比和浓度的空间分布初步展示了珠江水流对南海北部花粉输入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展...
[会议论文] 作者:翁成郁,戴璐,李盛辉,孙笛, 来源:“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2013年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