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7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圣标,罗毓晖,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9
渤海盆地大地热流测量和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及镜质体反射数据进行的盆地热史恢复结果表明,盆地现今热流值50-75mW/m^2,背景热流值达63.6mW/m^3,而早第三纪砂河街组和东营组沉积时(25-50Ma)盆地古热流值为70-90mW/m^2,盆地构......
[期刊论文] 作者:杨香华,罗毓晖,等,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年份:2000
渤中凹陷东营组内发育内陆湖盆中罕见的大型湖泊三角洲,其规模与海相盆地三角洲相当,通过渤中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充填样式与构造特征的分析,探讨了东营组底部大规模超......
[期刊论文] 作者:胡圣标,罗毓晖,等,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年份:2000
利用大地热流测量,磷灰石裂变径迹及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对浸海海域盆地进行了盆地热中恢复,结果表明,盆地现今热流值为50-75mW/m^2,背景热流值为63.6mW/m^2,而早第三纪沙河街组和东营......
[期刊论文] 作者:蔡东升,罗毓晖,姚长华,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2001
首次明确提出莱州湾凹陷为走滑拉分成因。估算郯-庐断裂营(口)-潍(坊)段新生代在莱州湾地区的右旋走滑量约为40km。利用平衡剖面计算其拉分伸展量达5~7km,伸展率达20%左右。根据凹陷断裂发育特征......
[会议论文] 作者:蔡东升,罗毓晖,武文来,李家康, 来源:“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0
渤海含油气区的新生代盆地演化具多旋回性和空间不均一性,以及多幕裂陷量加、多成因盆地原形复合的特点。研究显示正是特别的盆地构造演化史决定了渤海新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
[期刊论文] 作者:胡圣标,张容燕,罗毓晖,蔡东升,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9
渤海盆地大地热流测量和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及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进行的盆地热史恢复结果表明:盆地现今热流值为50—75mW/m2,背景热流值达63.6mW/m2,而早第三纪砂河街组和东营组沉积时(25—50Ma)盆地古热流值......
[期刊论文] 作者:蔡东升,罗毓晖,武文来,姚长华,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年份:2001
区域构造应力场、营潍断裂右旋走滑扭动、重力差异压实、热沉降以及地幔拆沉引起的均衡调整作用共同控制和影响了渤海浅层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构造变形和沉降沉积中心的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胡圣标,张容燕,罗毓晖,蔡东升,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年份:2000
利用大地热流测量、磷灰石裂变径迹及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对渤海海域盆地进行了盆地热史恢复 ,结果表明 ,盆地现今热流值为 5 0~ 75 m W/ m2、背景热流值为 6 3.6 m W/ m2 ,而早...
[期刊论文] 作者:杨香华,陈红汉,叶加仁,罗毓晖,蔡东升,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年份:2000
渤中凹陷东营组内发育了内陆湖盆中罕见的大型湖泊三角洲 ,其规模与海相盆地三角洲相当。通过渤中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充填样式与构造特征的分析 ,探讨了东营组底部...
[期刊论文] 作者:王良书,刘绍文,肖卫勇,李成,李华,郭随平,刘波,罗毓晖,蔡东升,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2
分析了8口井的系统测温数据和142口井的试油测温数据,以及86块岩样的热导率测试结果,并对热导率进行孔隙率和温度校正.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渤海盆地的76个大地热流数据.结果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