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8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学教育应该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在双向互动中来完成的,但目前的文学传播与教育却是单向流动的,由占主流地位的汉民族文学向各少数民族流动,由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流动。最有效的解......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边疆文学 年份:1994
连绵起伏、蜿蜒曲折的千里彝山如一条受惊的巨蟒,在这里腾空跃起,便有了这巍峨挺拔的洛漠扎峰。洛漠扎峰是老虎出没的地方的意思。传说,远古时代,彝人的祖先爬出葫芦以...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大理师专学报 年份:1998
不读金庸的小说是一种损失,读不懂金庸的小说是一种遗憾。 我这样说,也许有人嗤之以鼻,也会有人以为我大逆不道。但我说的确实是实话。我们的许多读者,受传统观念影响很...
[报纸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 年份:2004
丽江是一个被美丽的鲜花、青青的草甸、潺潺的溪水拥抱的地方,行走在五色彩石铺路的幽深古镇,仰面是蓝天下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玉龙雪山,俯首是清澈见底、静谧安宁的黑龙潭。在这里......
[报纸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 年份:2004
左中美依托坚实的云南红土地,步向生命的纵深,用敏锐的女性感知、温厚的母性情怀和诗意的灵动笔墨,追求表里如一的美丽,歌吟云起云落的从容,展现民族生存状态的当下与过程,传达出深......
[报纸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 年份:2004
我在鲁院高研班的同学、蒙古族作家贺西格图说:“诗歌是个人心灵的感应,不能翻译,不能评论,也无法分析。”我初次听到这话时,感到过于玄乎。后来结合一些诗人的作品细细琢磨,感到这......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13
彝族创世史诗是彝族先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所建构的一种集体记忆和历史表述,它是族群为了强化其认同,增强族群内部凝聚力,进而对本族群历史进行的创造与建构。他...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1
目前的散文界,由于利益驱动,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浮气躁,不甘寂寞的弊端,因此,散文创作中的"泡沫"现象十分严重.许多散文充斥着怨气、牢骚气和鸡零狗碎的小家子气,而恰恰...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05
《百合花》主要刻画的是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叙事人“我”。从结构上说,两个主人公是被言说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通过叙事者“我”的...
[报纸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 年份:2004
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不仅要进行选择,还要在选择中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在发展中提高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在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也就是二者的最佳结合......
[报纸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 年份:2004
长期以来,云南作家扎根脚下的大地,以不同风格的作品呈现这片大地的风貌。其中,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更是有着显著的特色。我认为,在云南,文学承担着极为特殊的功能。它是架设民族团......
[报纸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 年份:2004
在民族文化传播对国家形象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作为中国文化多样性典型载体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每一种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活生生......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创造 年份:2011
一、南诏大理国与中国西南边疆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在西南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地方民族政权。南诏、大理国在西南特别是云南历史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是中国西南...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广西林业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大理师专学报 年份:2000
少数民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常常带有自身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躁动不安的时代,他们的创作有些什么特点?本文从世纪交替的历史角度,考查了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从中阐述了作家们......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大理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学》1998年度发表的少数民族作家的部分散文作品进行评析。当前“散文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无序状态,以及少数民族作家在此环境中所坚守的几个散文创作主题......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01
全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完整的语言体系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加之居住环境的地域色彩和空间距离 ,使各民族长期以来从生存方式到文化习俗 ,都一直处于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歌谣是一个民族最古老的记忆,是反映一个民旋社会历史演变的活化石,要探寻一个民族的历史足迹和社会生活,歌谣是最好的标本。白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但白族歌谣研究却一直是一个被......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流浪是人的一种命运,漂泊是最高形式的人生。童年时代,人在山里,我却总是梦见自己身在闹市,古朴的大山常常使我感到封闭的压抑,我的幻觉中不止一次出现过,我已经成了大山里的...
[期刊论文] 作者:纳张元,,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晓雪,原名杨文翰,1935年生,白族,云南大理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开始发表文章。大学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
相关搜索: